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海桐花科)

发布日期:2020-06-30 16:56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224.海桐花

【别名】海桐。

【拉丁学名】Pittosporum tobira(Thunb.)Ait.

【分类地位】海桐花科,海桐花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m,茎、叶、根具臭气;枝条近轮生,有皮孔,嫩枝被黄褐色绒毛。叶革质,聚生枝顶;叶片倒卵形,长3~9cm,宽1.5~4cm,先端圆钝或凹入,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或近叶柄处有短柔毛,边缘全缘,干后常反卷;叶柄长7~10mm。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密被褐色柔毛;花梗长7~15mm;苞片披针形,被褐色柔毛;花白色,后变黄色,芳香;萼片5片,卵形,被柔毛,长约5mm;花瓣5瓣,长约12mm;雄蕊5枚;子房长卵形,密被短柔毛,侧膜胎座3个,胚珠多数。蒴果圆球形,长约1.5cm,3片裂开,果壳木质;种子多数,暗红色。花期3~5月,果期10月。

【分布生境】北温泉有栽培。重庆各区县常有栽培。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省有分布。

【药用部分】枝、叶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性功能】解毒,杀虫。

【主治病症】主治疥疮肿毒。

【用量用法】外用煎水洗或捣烂涂敷。

海桐花

225.崖花海桐

【别名】崖花子、海金子、山枝条、海桐树。

【拉丁学名】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

【分类地位】海桐花科,海桐花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小枝纤细,无毛,近轮生。单叶互生,常集生枝顶呈轮生状;叶片薄革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11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略呈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5~10mm。伞形花序顶生,通常有花1~12朵,淡黄白色;花梗长1~3cm,纤细,无毛;萼片5片,卵形,长约2.5mm,基部连合;花瓣5瓣,基部连合,裂片匙形,长8~10mm;雄蕊5枚,长约6mm,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长卵形,密生短毛。蒴果近圆形,长9~15mm,3片开裂,果壳薄革质;种子9~15粒,暗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生于海拔775m处的常绿阔叶林中。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梁平、长寿、云阳、武隆、南川、永川、大足、铜梁、北碚,海拔300~1500m处有分布。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叶及种子入药。

【采集期】根叶全年可采,种子冬季采。

【药性功能】根:辛、苦、温;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解毒,止血。种子:苦、寒;涩肠固精。

【主治病症】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种子:治咽痛,肠炎,白带,遗精。

【用量用法】根15~30g,种子5~9g,水煎服。外用,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治原发性高血压:崖花海桐根皮切细,加白酒至浸没为度,封闭浸泡7天后启用,每服5~15mL,每日3次。(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崖花海桐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