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大戟科)

发布日期:2020-07-09 17:0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304.一品红

【别名】猩猩木、叶上花、叶象花。

【拉丁学名】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x Klotzsch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灌木,高1~3m,全身富含乳汁,枝木质,无毛。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7~15cm;生于下部的叶全为绿色,全缘或波状或浅裂,下面被柔毛;生于上部的叶较狭,通常全缘,开花时朱红色或白色,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单性,无花被,总苞片坛状,边缘有1~2枚大腺体,腺体杯状;花柱3个,顶端3深裂。花期11月至翌年1月。

【分布生境】原产墨西哥一带。北温泉有栽培。各地有栽培。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苦、涩、凉。有小毒。调经止血,接骨消肿。

【主治病症】主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一品红

305.铁海棠

【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刺仔花、番鬼刺、虎刺。

【拉丁学名】Euphorbia millii Ch. des Moulins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缘灌木,高可达1m,通体含有乳汁。茎暗褐色,具5纵棱,肉质,有针状硬刺,刺长1~2.5cm。叶通常生于当年生嫩枝上,无柄,早落;叶片倒卵形至矩圆状匙形,长2.5~5cm,顶端圆而具凸尖,基部渐窄呈楔形,黄绿色。杯状聚伞形花序2~4个生枝顶,有长的总花梗;总苞钟状,腺体4枚;总苞基部具苞片2片,倒卵状圆形,直径约1cm,鲜红色;子房3室,花柱3个,中部以下合生,顶端2裂。

蒴果扁球形。花期5~8月,果期6~10月。

【分布生境】北温泉有栽培。原产马尔什,我国各地有引种栽培。

【药用部分】花、根和茎叶入药。

【采集期】花5~8月采,根、茎、叶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苦、涩、平,有小毒。花:止血。根、茎、叶:拔毒消肿。

【主治病症】花: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根、茎、叶:外用治痈疮肿毒。

【用量用法】花:10~15朵与猪瘦肉同蒸或煎服。外用根、茎、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铁海棠

306.霸王鞭

【别名】火殃筋、金刚纂、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

【拉丁学名】Euphorbia antiquorum L.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仙人掌状灌木,高1m左右,有白色乳汁。枝粗壮,圆柱状,有3~5斜棱,棱上突起处有成对生长的长叶刺;刺长2~4mm,坚硬,尖锐,宿存;叶对生,叶片倒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4~6cm,宽1.5~2cm,先端钝圆有小尖头,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全缘,无柄。杯状花序每3枚簇生或单生,总花梗粗短;总苞半球形,5浅裂,裂片边缘流苏状,有腺体4枚,二唇形;子房三室,花柱3个,基部合生。蒴果无毛,宽约1.3mm,成熟时3个果瓣成压扁状。花期4~5月。

【分布生境】原产印度。北温泉有栽培。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有栽培。

【药用部分】茎叶及液汁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苦、寒。有毒。叶(去净液):消肿,拔毒,止泻。液汁(茎叶切开后流出的白色液体):泻下,逐水,止痒。

【主治病症】治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损伤,皮癣。

【用量用法】①治急性胃肠炎:用鲜茎30~60g,去皮刺切碎或叶7片去头尾,流尽液汁,加大米15g共炒至焦黄色,水2碗煎服。②治疟疾:用茎心切成黄豆大,以龙眼肉或胶囊包裹,于发作前5小时吞服。③治跌打损伤:用液汁和面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2丸,以泻为度,孕妇忌服。④治皮癣:用液汁搽患处。

【附注】本品有毒!必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液汁接触,可引起皮炎,起水泡;若液汁入眼,可致失明。误食小量可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黏膜,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等,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清洗。

霸王鞭

307.地锦

【别名】地锦草、奶浆草、血见愁。

【拉丁学名】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ex Schlecht.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匍匐小草,长约15~20cm,全草含白色乳汁。茎纤细,假二歧分枝,初带浅红色,秋季变为紫红色,无毛或疏生短细毛。叶对生,长圆形,长5~10mm,宽3~5mm,先端圆钝,微凹陷,基部偏斜,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绿色或淡紫红色,无毛或疏生短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叶腋;总苞倒圆锥形,浅红色,先端4裂,腺体4枚,有白色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枚,先端2裂。蒴果三角状卵形,成熟时先端裂为3瓣。种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粉。花果期4~11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低山荒地。城口、巫溪、巫山、奉节,涪陵、南川、北碚有分布,海拔250~800m,除海南外全国广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夏、秋季采全草,洗净,晒干备用。

【药性功能】苦、辛、平。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病症】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黄疸,小儿疳积,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肿痛,痈疖肿毒,皮肤湿疹,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10~15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地锦草全草6~9g,同鸡肝一具或猪肝90g,煮熟,食肝及汤。(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附注】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地锦

308.飞扬草

【别名】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

【拉丁学名】Euphorbia hirta L.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红色或淡紫色,匍匐或斜升,长15~40cm,被硬毛,全体有乳汁,通常基部多分枝成丛生状。叶对生,叶片披针状矩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3cm,宽0.5~1.3cm,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圆而偏斜,中央常有1紫色斑,边缘有细锯齿,稀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下面叶脉毛较密。杯状花序多数密集成腋生头状花序;总苞宽钟形,外面密生短柔毛,顶端4裂;腺体4枚,漏斗状,有短柄及花瓣状附属物。蒴果卵状三棱形,被贴伏的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6~10月。

【分布生境】产于三花石低山荒地。南川、北碚及一些低海拔地带有分布。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夏秋采集。

【药性功能】微苦、微酸、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主治病症】主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肠道滴虫,消化不良,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飞扬草

309.泽漆

【别名】五朵云、五风草、五点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猫眼草。

【拉丁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

【分类地位】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略带肉质,富含白色乳汁,光滑无毛。茎从基部多分枝而成丛生状,下部淡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5~1.8c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或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细锯齿;茎顶部有5片轮生叶状苞片,形态与叶相似,但较大。多歧聚伞花序顶生,5个伞梗同从茎顶伸出,每伞梗上部又生出3小伞梗,每小伞梗又分2叉,杯状花序黄绿色,总苞顶端4裂,裂间有4个肾形腺体;子房3室,花柱3个。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有突起的网纹。花果期2~9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附近低山各处荒地。路边、田野、沟边。城口、奉节、万州、涪陵、南川、北碚有分布。宁夏、山东、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夏秋季采全草。

【药性功能】苦、微寒。有毒。归肺、大肠、小肠经。逐水消肿,散结杀虫,化痰止咳。

【主治病症】主治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

【用量用法】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熬膏涂。

【附方】治结核性肛瘘及淋巴结核:泽漆全草,水煎过滤,浓缩成流浸膏,直接涂于患处,盖上纱布,每日1次。(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附注】气血虚弱和脾胃虚者慎服。

泽漆

310.叶下珠

【别名】珍珠草、阴阳草、珠仔草、疳积草、夜合草。

【拉丁学名】Phyllanthus urinaria L.

【分类地位】大戟科,叶下珠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中、上部多分枝,分枝近平展,有翅状纵棱。单叶互生,排成整齐2列,极似羽状复叶,具短柄或近于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5~15mm,宽2~6mm,先端圆,有小尖头,基部近圆形,偏斜,边缘全缘,有缘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片,倒卵形,花盘腺体6枚,雄蕊3枚,花丝合生;雌花单生叶腋,萼片6片,卵状披针形,子房近球形,柱头2裂。蒴果扁球形,赤褐色,表面有鳞状凸起,种子三角状卵形,淡褐色。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分布生境】产于王家坪等地,生于山坡、田坎、菜地边。南川、江津、北碚,海拔750m以下有分布。我国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夏、秋季采集全草。

【药性功能】微苦、甘、凉。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主治病症】主治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结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肿。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附方】①治急性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9g,紫珠草,石韦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②治肠炎、痢疾、膀胱炎:叶下珠、金银花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夜盲症;鲜叶下珠30~60g,动物肝脏120g,苍术9g,水炖服。(出自《福建药物志》)

叶下珠

311.算盘子

【别名】算盘珠、野南瓜、狮子滚珠、山金瓜、山馒头、柿子椒。

【拉丁学名】Glochidion puberum(L.)Hutch.

【分类地位】大戟科,算盘子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2m,少数可达5m。多分枝,小枝灰褐色,密被淡黄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常排为2列;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下面密被短柔毛,上面仅叶脉有疏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2~5朵生于叶腋;雄花梗长4~8mm,雄蕊3枚;雌花梗长约1mm,子房被毛,通常5室,花柱连合,呈杯状。蒴果扁球形,形似算盘子,成熟时带红色,密被绒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生境】产于绍隆寺、石华寺、缙云寺附近等地,生于山坡灌丛中。城口、开州、万盛、巫溪、巫山、奉节、石柱、忠县、南川、綦江、江津、永川、北碚,海拔450~1650m有分布。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区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和叶入药。

【采集期】根全年可采,叶夏、秋季采。

【药性功能】微苦、涩、凉。有小毒。清热利湿,祛风活络,解毒利咽,行气活血。

【主治病症】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痛,疟疾,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白带,痛经。外用治痈疮疖肿,乳腺炎。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赤白带下、产后腹痛:算盘子、红糖各60g,煎服。(出自《安徽中草药》)

②治黄疸:算盘子60g,大米(炒焦黄)30~60g。水煎服。(出自《甘肃中草药手册》)

【附注】孕妇禁服。

算盘子

312.油桐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拉丁学名】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

【分类地位】大戟科,油桐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3~9m,树皮平滑,灰色,树冠开张,小枝粗壮,无毛,皮孔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5cm,顶端有2枚红色腺体;叶片卵圆形至心形,长8~20cm,宽6~1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截形、圆形至宽楔形,边缘不裂或3浅裂,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幼时被短柔毛,后脱落,下面有紧贴的细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枝条顶端,排列成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萼不规则2~3裂,裂片镊合状;花瓣5瓣,白色,基部常带红色,长2~3cm;雄花花盘有5枚腺体,雄蕊8~20枚,排为2轮,外轮花丝分离,内轮花丝基部连合;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3~6cm;种子卵形,长2~2.5cm。花期3~5月,果期6~10月。

【分布生境】产于马冲咀等处,常栽于荒坡。重庆各区县常有栽培。我国中南、西南、华东、陕西、甘肃南部有栽培。

【药用部分】根、叶、花入药。

【采集期】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冬季采果。

【药性功能】甘、微辛、寒。有小毒。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叶:解毒,杀虫。花:清热解毒,生肌。

【主治病症】根:主治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性筋骨痛,湿气水肿。叶:外用治疮疡,癣疥。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量用法】根:6~12g,水煎或炖肉服。叶、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花:浸植物油中,备用,外涂烧烫伤处。

【附方】治肾炎水肿:油桐细根(去外皮)24~30g,水煎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附注】孕妇禁服。

油桐

313.地构叶

【别名】透骨草、珍珠透骨草、吉盖草、枸皮草。

【拉丁学名】Speranskia tuberculata(Bunge)Baill.

【分类地位】大戟科,地构叶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多分枝,呈丛生状,枝上密生灰白色,卷曲柔毛,茎基部常木质化。单叶互生,或基部叶对生;叶柄长1~3mm或无柄;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5cm,先端渐尖至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疏被柔毛,沿叶脉毛较密。总状花序顶生,长6~12cm,花单性同株,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雄花萼片5片,镊合状排列,被柔毛;花瓣5片,与萼片互生;花丝在芽内直立,花盘腺体5个,与萼片对生;雌花花瓣极小;花盘壶状;子房3室,被白色柔毛及疣状突起。蒴果扁球状三角形,直径约6mm,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生境】产于范家沟附近,生于山坡及草地。南川、北碚有分布。我国华北、东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夏、秋割取全草。

【药性功能】辛、苦、温。散风祛湿,解毒止痛,舒筋活络,散瘀消肿。

【主治病症】主治风湿关节痛,寒湿脚气,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用量用法】6~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附注】孕妇忌服。

地构叶

314.巴豆

【别名】双眼龙、八百力、猛子树、巴果、刚子、巴菽。

【拉丁学名】Croton tiglium L.

【分类地位】大戟科,巴豆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7m;树皮深灰色,平滑,稍呈细纵裂;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3cm,宽2.5~6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基部三出脉,叶片近基部两侧各有1枚杯状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排成顶生总状花序,长8~20cm;花小,雄花在花序上部,花瓣长圆形,长2mm,雄蕊15~20枚,在芽中内卷,花药干后黑色;雌花在花序下部,无花瓣,子房3室,密被星状毛。蒴果倒卵形或长圆形,长约2cm;种子3粒,卵形,长1~1.5cm,宽0.8~1cm,厚0.4~0.7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一带林边。巫溪、忠县、丰都、涪陵、南川、北碚,海拔200~1600m处有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有分布。

【药用部分】种子、根及叶药用。

【采集期】根、叶全年可采,8~9月采果。

【药性功能】种子: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下泻祛积,逐水消肿,祛痰利咽。根、叶:辛、温。有毒。温中散寒,祛风活络。

【主治病症】种子:主治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治白喉,疟疾,肠梗阻。根: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蛆虫。

【用量用法】种子1.5~3g,内服去种皮榨去油(巴豆霜)配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涂或捣烂以纱布包搽患处。根3~9g;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巴豆

315.蓖麻

【别名】红蓖麻、天麻子果、蓖麻子。

【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

【分类地位】大戟科,蓖麻属。

【形态特征】北方为一年生草本,南方可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高在5m以上。茎直立,中空,无毛,常带紫色,被白粉,节明显;单叶互生,具长柄,叶柄顶端有2枚腺体;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掌状分裂,裂片5~11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渐尖,边缘有锯齿;托叶长2~3cm,早落。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cm,或更长,花单性同株;雄花生花序下部,雌花生上部;雄花花萼3~5裂,黄绿色,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成束,花药淡黄色;雌花子房球形,3室,柱头3个,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1月。

【分布生境】缙云山各处有零星栽培。城口、巫溪、奉节、开州、云阳、万州、涪陵、南川、璧山、铜梁及重庆主城区各区县多有栽培。原产非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根和叶入药。

【采集期】秋、冬季采种子、根及叶。

【药性功能】种子:甘、辛、平。有毒。归肝,脾,肺,大肠经。消肿,排脓,拔毒,通络利窍。叶:甘、平、辛,有小毒。消肿,拔毒,止痒。根:淡、微辛、平。祛风活血,止痛镇静。

【主治病症】①种仁:治子宫脱垂、脱肛,捣烂敷头顶百会穴;治难产、胎盘不下,捣烂敷足心,涌泉穴;治面神经麻痹,捣烂外敷,病左敷右,病右敷左;治疮疡化脓未溃、淋巴结核,竹、木刺、金属入肉,捣成膏状外敷。②叶: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敷;治湿疹瘙痒,煎水洗。③根:治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

【用量用法】30~60g,水煎服。

蓖麻

316.铁苋菜

【别名】血见愁、海蚌含珠、铁苋、半边珠、痢疾草。

【拉丁学名】Acalypha australis L.

【分类地位】大戟科,铁苋菜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常带红褐色,单一或分枝,被灰白色细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薄纸质,卵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被稀疏柔毛或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基生三出脉。花单性,穗状花序腋生,雌雄同序,花无瓣;雄花多数,生花序上方,花小,无梗,萼4裂,雄蕊8枚;雌花生于花序下方的叶状苞片内,苞片肾形,长约1cm,边缘有锯齿,萼片3片,子房3室,疏被毛。蒴果小,钝三棱形,直径3~4mm。花期5~7月,果期7~11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地荒坡。城口、巫山、奉节、石柱、万州、云阳、涪陵、长寿、南川、万盛、江津、永川、合川、北碚,海拔1700m以下有分布。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7~10月采全草。

【药性功能】涩、苦、凉。归心、肺、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凉血。

【主治病症】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注】老弱气虚者慎服,孕妇禁服。

铁苋菜

317.毛桐

【别名】毛果桐、紫糠木、黄花叶。

【拉丁学名】Mallotus barbatus(Wall. ex Baill.)Muell-Arg.

【分类地位】大戟科,野桐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m;幼枝密被黄褐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盾状着生,长8~1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不分裂或3浅裂,有时呈不规则波状,背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及棕黄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密被厚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雄花5~8朵簇生,萼片4~5,披针形;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片4裂,稀3或5,子房4室,花柱3~5,基部合生。果序下垂,蒴果扁球形,长1.2~1.6cm,宽1.6~2cm,被厚达5mm的乳头突起及星状绒毛;种子卵形,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0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至缙云寺一带灌丛中及林边。石柱、黔江、开州、奉节、武隆、南川、南岸、北碚,海拔200~1300m。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微苦、涩、平。清热利尿。

【主治病症】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尿道炎,白带,肺痨。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附方】治肺结核咳血:毛桐根60g,子公鸡1只,炖服。(出自《万县中草药》)

毛桐

318.粗糠柴

【别名】吕宋楸、香桂树、痢灵树、蚂蚁树、红果果树。

【拉丁学名】Mallotus philippinensis(Lam.)Muell. Arg.

【分类地位】大戟科,野桐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4~10m;茎黑褐色或灰棕色;小枝被褐色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窄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7~18cm,宽2~6cm,上面无毛。叶背被粉质星状绒毛及红色腺点,基出脉3条,近叶柄处有2枚腺体;叶柄长1~4cm,被褐色星状毛。花单性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长3~8cm,常有分枝;雄花序1或数枝簇生,萼片3~4片,外被星状绒毛及腺点,雄蕊18~32,花药2室;雌花子房球形,直径6~8mm,密被星状毛及红色腺体。花期4~5月,果期6~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附近林中。巫溪、丰都、南川、北碚,海拔100~1600m处有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有分布。

【药用部分】以果实表面的粉状毛及腺体和根入药。

【采集期】9~10月果成熟时,采果放入布袋中,揉搓抖落茸毛,然后收集。根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微涩、微苦、凉。根:清热利湿。果上腺体粉末:驱虫。

【主治病症】根:治急慢性痢疾,咽喉肿痛。果上腺体粉末:治绦虫、蛲虫病。

【用量用法】根:15~30g,水煎服。腺体粉末:成人每次服6~9g,小儿服1.5g。入胶囊、丸剂、锭剂等服之。

【附注】本品果实上腺毛有毒,过量则可引起中毒,发生恶心、呕吐、强烈下泻。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面糊、活性炭或鞣酸蛋白;大量饮淡盐水或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

粗糠柴

319.石岩枫

【别名】杠香藤、山龙眼、黄豆树、大力王。

【拉丁学名】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 Arg. var. chrysocarpus(Pamp.)S. M. Hwang[M. Chrysocarpus Pamp.]

【分类地位】大戟科,野桐属。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有时藤本状,长可达13~19m;幼枝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片三角卵形或卵形,长5~1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圆形、平截或微心形,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星状毛,基生脉三条。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顶或腋生,长5~10cm;雄花序单生或数枚簇生,雄花几无梗,花萼三裂,密被黄色茸毛,雄蕊多数,花丝短;雌花序花疏生,子房球形,3室,花柱3,柱头羽状。蒴果球形,被锈色绒毛。种子球形,黑色有光泽,直径约3mm。花期4~6月,果期8~11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青龙寨等地。城口、酉阳、彭水、石柱、万州、云阳、武隆、忠县、南川、江津、合川、北碚,海拔250~2000m处有分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茎、叶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微辛、苦、温。祛风活络,舒筋止痛,解毒消肿,驱虫止痒。

【主治病症】风湿关节炎,腰腿痛,产后风瘫,绦虫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用量用法】3~6g,煎水服。外用适量,干品研末调茶油敷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石岩枫

320.乌桕

【别名】卷子树、鸦臼、蜡子树、红心郎。

【拉丁学名】Sapium sebiferum(L.)Roxb.

【分类地位】大戟科,乌桕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5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纵裂,具乳汁;小枝淡黄绿色,无毛。单叶互生,叶片菱形至菱状卵形,长3~9cm,宽2.5~7.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全缘;叶柄细长,顶端有两枚腺体。花单性同株,无花瓣及花盘,顶生穗状花序,长6~12cm,雄花生花序上部,雌花生下部;雄花花萼3浅裂,雄蕊2~3枚;雌花具细长的花梗,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蒴果梨状球形,直径1~1.5cm;种子球形,黑色,外被白蜡层。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地。城口、巫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涪陵、南川、江津、合川、北碚等地,海拔200~2900m地区有分布,广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

【药用部分】根皮、树皮、叶入药。

【采集期】根皮、树皮四季可采,叶多为鲜用。

【药性功能】苦、微温。有小毒。杀虫,解毒,利尿,通便,消肿,散结,逐水。

【主治病症】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用量用法】根皮、树皮3~9g;叶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乌桕

321.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

【拉丁学名】Sapium discolor(Champ. ex benth)Muell.

【分类地位】大戟科,乌桕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在10m以上。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嫩枝、嫩叶带红色。单叶互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全缘;叶柄长2~7.5cm,上端有2枚腺体。穗状花序顶生,长4~9cm;花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雌花生花序基部,萼片3枚,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直径约1cm,黑色;种子近球形,外被蜡层。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一带林中。城口,开州、巫溪、奉节、万县、忠县、南川、渝北、北碚等县区,海拔500~1600m地区有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皮、树皮及叶入药。

【采集期】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鲜用。

【药性功能】涩、苦、寒。有小毒。泻下逐水,散瘀消肿,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病症】根皮、树皮: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用量用法】根皮、树皮3~9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附方】治白浊:山乌桕根15g,猪肉60g,水煎服。(出自《福建药物志》)

【附注】孕妇及体虚弱者忌服。

山乌桕

322.山麻杆

【别名】野火麻、桂圆树。

【拉丁学名】Alchornea davidii Fr.

【分类地位】大戟科,山麻杆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2.5m,少分枝,幼枝密被茸毛,以地下根茎蔓延生长。单叶互生,叶片阔卵形至扁圆形,长7~13cm,宽9~17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绒毛,叶片基部有2枚腺体,基出脉三条。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密集,排列成长1~3cm的圆柱形穗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萼4裂,雄蕊6~8枚,花丝分离;雌花序生下方,排成疏散总状花序。长4~5cm,萼4裂,子房球形,3室,花柱3,长7~8mm。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cm,密被红色柔毛。花期2~5月,果期8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乳花洞一带,常见于石灰岩上。巫山、奉节、忠县、武隆、南川、北碚,海拔200~1260m地区有分布。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茎、皮、叶药用。

【采集期】茎、皮全年可采,叶鲜用。

【药性功能】淡、平。解毒,杀虫,止痛。

【主治病症】疯狗咬伤,蛔虫病,腰痛。

【用量用法】3~6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山麻杆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