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 后记

发布日期:2020-07-22 09:5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岁时节俗文化,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经过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

2008年,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何其知同志约我写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岁时节俗的普及读物,我闻之既喜且惧。喜的是领导重视这个问题,于公于私,都是好事。我在川大搞了三十多年的民俗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从2004年起又投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工作,有责任承担这项光荣的任务。另一方面,我又害怕揽这个活路,首先我手头正在写的几本书尚未完成,头绪纷繁,无暇顾及额外的写作任务。同时,这种普及读物亦不好写,现在书市上已出版的同类书籍很多,要避免雷同,写出新意,殊非易事。鼓一包子劲,很可能落一个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后来经不住何书记的再三劝说,遂接受了这个任务,决定由我和牛会娟、张茜两位老师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牛、张两位老师是我在川大带的民俗学研究生,牛会娟现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任教,张茜现在四川旅游学院任教,她们两人均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进步很快,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我们的工作步骤,先由我草拟15个题目,三人各承担1/3,分头去查阅原始材料,田野调查,综合研究,提笔撰写,然后再由我统稿修改。我统稿的原则三条:一、从原典出发选择史料,精密考证,审慎去取,力争所用材料坚实可靠;二、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原理正确解释传统节日民俗事象,发掘其文化内涵;三、遵循“惟陈言之务去”的古训,争取这本书稿从内容构思到叙事表达,与众不同。这样一来,很多章节我都得重新改写。我边改边发表,有一半以上的修改稿在《西华大学学报》《文史杂志》《巴蜀史志》《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等报刊上发表征求意见。每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我也应邀在各地做过多次传统节俗的学术讲座,借机征求意见,回收反映。2014年初,省社科联催促结题,我们最后又花三个月时间汇稿、修改、打磨,最后打印数本,一方面呈送社科联审查,另一方面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由于超过了原定结题时间,本书一直未能出版。但是我们仍然很淡定,科学著作不同于新闻报道,它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我们感到这本小书,尚未尽如人意,一直在补充材料,做局部修订,寻机正式出版。

这里有几件关于书稿的技术性小事,我得说明一下:

第一,在社科联课题任务书上原计划本书篇幅为15万字,我们三人的初稿超过了15万字,是我在统稿过程中删减成12万多字的篇幅,责任在我。而今正式出版,打算配一些插图,以增强阅读效果。

第二,本书史料,均从原典出发,务求引文准确,阐释科学。为了引文准确,解释精当,避免时下“古书今译”常见那种望文生义、信口开河的错误,我们尽量引用原文。好在所引史料文字浅白,并不难懂,必要时又将个别生僻字注音简释,一般读者不会遇到多大文字障碍。对提高读者阅读水平,不无好处!

第三,本书运用人类学和民俗学原理解释各种岁时民俗事象,寓理于文,夹叙夹议,既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理论色彩,目的是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基层干部普及民俗学知识。

第四,为了体现四川民俗特色,本书尽量引用有关四川岁时民俗史料,对高校年轻的民俗学学人和巴蜀学者的深一步研究,也许会起到引玉的作用。

是否真如我吹嘘的那样?诸君读了才晓得!我们虚心接受各位批评意见,以便学习学习再学习,修改修改再修改!

江玉祥

2018年5月22日于四川大学

作者:江玉祥 牛会娟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