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卡拉OK机修理》 | 第一章 卡拉OK机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卡拉OK”的由来)

发布日期:2020-05-14 10:1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卡拉OK(karaoke)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是日本人的一个杰出的发明,如同日本的家用录像机一样,一经产生便很快走红,并立即在世界各国迅速流行。

卡拉OK最初是为歌唱演员练声练唱所用的。文中的“から”是“空”的意思,中文就取其音为“卡拉”,而OK则来自英文orchestra(管弦乐队),这个词用日本式罗马字母写出就是“o-ke-su-to-ra”,取其头两个字母即为“OK”。因此“卡拉OK”实际上指“无人乐队”,即伴唱音乐。它是一种不需要乐队伴奏自己也能进行演唱的自娱自乐形式。

它的发明人——日本人井上大佑(いのうえだいすけ),从高中时代起,就参加乐队,经常在神户市内的一些夜总会演出。1970年,他开始在夜总会专门为客人伴奏。一次,他应一位出差要去外地的客人的要求,把自己的伴奏录在磁带上,客人非常满意。他由此产生了灵感,用一台汽车音响,加上扩音器,回声设置,麦克风和一个投币100日元能运转5分钟的计数器,拼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演唱机。1971年,他开始在神户的一些娱乐场所以每月2万日元的价格出租他的机器。1972年,他创立了克莱森特公司,成为卡拉OK行业的第一人。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公司大举投资东南亚,由此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文化开始风靡全世界。

事实证明,卡拉OK的诞生催生了一种新颖的娱乐方式,同时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因此卡拉OK一经诞生,便迅速进入众多的酒吧、咖啡屋、舞厅。大的市场需求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一直竞争激烈的电子电器产业,大量各式各样的卡拉OK机相继推出。仅在1990年,日本就生产了卡拉OK机45万台。

后来这种娱乐形式流传到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一带,随后在我国一些沿海大城市“登陆”,尔后迅速在国内窜红,令发烧友们一个个趋之若鹜、如痴如醉。

如果天天进舞厅唱卡拉OK,当时毕竟是一笔昂贵的消费。事实上现在进入KTV包房,费用也不低,加之卡拉OK有一个天生的致命缺点,即在歌舞厅里很难轮到你点的歌曲,同时还不得不以忍受他人“嘹亮”的“噪声”作为代价。因此,众多厂家看准了家庭这一巨大市场,生产出大批适合家庭使用和个人欣赏的普及型卡拉OK伴唱机(即卡拉OK机),于是,卡拉OK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卡拉OK这一健康、文明的娱乐理念得到很大的成功,不但影响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卡拉OK设备甚至成为现代家庭装修和家电购置中极为重要的“亮点”。

许多人家,尤其是老人家庭,几乎从来不唱什么卡拉OK,但其客厅里仍然少不了一套具有卡拉OK功能的组合音响(包括VCD或DVD播放机、大屏幕彩电、功放、音箱系统)。房地产商推出新的楼盘,其沙盘上的居室模型中也不能没有它们的位置。这说明家用组合音响和卡拉OK功能已经成为美化家居环境的重要一员了。

有一位朋友是开小车的专职司机,有一次他抱怨道,家中本来有一套颇为高档的组合音响,但每当他将音量旋钮拧大一点,家人就嫌吵了;再开大一点,楼上住户开始有意见;他若是再拧大一点,连楼下的人也找上门来了。“开很小的音量如何能欣赏音乐的美妙?”他感到些许困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