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记忆重庆》 | 第一编 远古之光,惊震寰宇 巫山猿人(二)

发布日期:2020-05-16 17:3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寻找东方伊甸园

杨恩芳

杨恩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1年支边到云南西双版纳,返城后在教育、宣传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妇女等战线担任领导职务。2005年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派遣,到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挂职锻炼一年,任总公司枢纽管理部副主任。后任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现为政协重庆市委常委、文史委主任。出版长篇小说《魂系绿海》、《女人百年》,长篇纪实文学《感受磅礴与崇高》,散文诗集《芳心集》,演讲集《思语集》,散文集《流淌心河的歌》等多种。

黛色的巫山千嶂层叠,幽深的巫溪宁河碧蓝。大巫山终年云缭雾绕在若隐若现中。亿万年前地壳运动天成,与喜马拉雅相涌而起的这片奇景,是怎样孕育了人类的先祖,留下世世代代梦绕魂牵的神话。

翻开大巫山的历史,远古巫风扑面而来——龙骨坡204万年前猿人下颌骨的出土,撼动了人类源自东非大裂谷的推断,巫山,作为东亚人发源地令世界瞠目!玉米洞多功能套件石器的面世,闪耀着30万年前巫人的智慧光芒。源远流长的史前文明,厚积薄发于五千年前的大巫山,孕育了人类童年的巫文化,东亚人从此告别漫长的混沌与蛮荒,三峡升起了东方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巫”,按甲骨文解,是工巧人之叠加;象形字解,为立地通天之人,即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先知。巫文化,是人类对天地人的最早觉醒,涵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医药艺术多领域;其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天人感应、人神同位,尤其是先觉于世界神本文化的人本精神,渗透我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传承五千年的文化原子和思想基因。它,上集大成,开启了以巴、楚、吴、越为代表的南方文明;下开百代,影响了夏、商、周、秦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脉。站立于中华文化源头的重庆,找到了文化自信的第一个支点!

《山海经》记载,巫溪宝源山,即宁厂古镇一带,是巫文化创立者、十大灵巫聚集地。走进巫溪,更觉灵巫之神性灵魂千年浸润幽密山水,至今闪烁神奇魅力。

且不说梦幻仙境红池坝,奇峰拔云攀月的兰英大峡谷,且不论百年前西方人镜头中千丈绝壁下的沧桑古镇,幽蓝如天浪花如雪静影沉璧的大宁河。只要你走过十里幽谧峡谷,抬眼那神工鬼斧凿出的半山涵洞,就仿佛看见远古巫人炼丹的硝烟,化作浓云回还缭绕。万年不绝的盐泉飞瀑,仿佛远古巫咸国治盐采药,不耕而食不织有衣的盛景再现,八方生灵云集于此,寻求生命的永恒,以致这深山峡谷集聚成了七里半边街。蜿蜒秦巴腹心的巫盐古道,陕西街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盐夫蹬悬崖,淌宁河,南盐北送直抵陕西;依然可闻古人为盐而战的拼杀呐喊。古称天下之中的巫溪,居于中国版图腹心地带。站在这绝壁千丈,碧水涛涛的大宁河畔,我们难以想象这条链接南北的巫盐古道,是怎样千年交汇长江与黄河文明,世代融合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神农架以西,古称药山的大官山,草木花馨、仙气缥缈,恍若神仙下凡的人间天堂。在月冷星辉的峡谷静夜,三峰映出母亲子宫形天穹、北斗正对绝壁悬棺的汉风神谷,仿佛有一种生死轮回的天人感应。在耸立宁河峰巅,恍若云间飘移的云台观,更让人浮想联翩,仿佛听见屈原俯仰沧桑、叩心天问……

有文考证,《圣经》描述“伊甸园在东方”。寻找人间净土神秘乐园的西方人千年不绝,返璞归真回到童年的人文情结万年难了。巫文化的神秘灵性与人类童年的神本文化一脉相承;大巫山的神奇景观与西方神话的意象境界形神相通。《山海经》关于这片远古理想乐园的记载,与《圣经》关于伊甸园的描述,有惊人的形神之似。起源于巴楚的伏羲与女娲传说,与伊甸园亚当与夏娃造人神话,更有异曲同工之巧。难怪一位俄罗斯学者涉足此地拍案惊奇:这不就是东方伊甸园吗?

伊甸园在东方,伊甸园在巫山巫水,伊甸园在心中……

【阅读提示】

《寻找东方伊甸园》是一篇发掘与弘扬重庆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力作与美文。作者站在大巫山远古文化的高度,俯仰纵横,龙骨坡巫山猿人的发现,撼动了人类源于东非的推断,巫山作为东亚人的发源地令世界瞠目。巫文化涵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天人感应、人神同住、医药艺术等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先知,是先觉于世界神本文化的人本精神,是我国传承5000年的文化原子和思想基因。它开启了以巴、楚、吴、越为代表的南方文明,影响了夏、商、周、秦为代表的数千年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脉。谁说重庆没有文化?这就是重庆站在文化源头的文化自信的第一个支点!

作者又从《山海经》中关于巫文化的灵性与源于巴楚的伏羲与女娲的传说同西方亚当与夏娃造人的神话惊人相似,说到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借用《圣经》中“伊甸园在东方”和俄罗斯学者断言大巫山就是“东方的伊甸园”的论断,自豪地点赞:“伊甸园在东方,伊甸园在巫山巫水,伊甸园在心中……”充满对故土重庆的满腔挚爱之情!

作者以诗化的语言,澎湃的激情,深入的思辨,抒写绵绵无绝的乡情和缕缕不断的乡愁,令人深思猛省、记忆长存!

龙骨坡

王明凯

王明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市文联原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长期从事文化和文学事业管理工作。在《诗刊》、《文艺报》、《红岩》、《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化、文学理论文章400余篇。已出版《城市群众文化导论》、《跋涉的力度》、《蚁行的温暖》、《陈谷子烂芝麻》《让谶言放射光芒》等多部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专著,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重庆市和四川省哲学社科成果和文化科研成果奖多次。

在一个叫庙宇镇的地方

叩开龙骨坡的大门

我们惊奇地发现

你是一座,200万年前的山寨

两颗门]齿,和带齿状的颌骨化石

是我的远祖,留在大地牙龈上的吻痕

我看见我的远祖,在洪荒的山坡

一万年一万年地行走

身体徐徐直立,手脚慢慢分开

用藤条和树叶遮住羞部

提一根木棒,围猎四只脚的野兔和獐子

用锋利的牙齿,咬断狼的喉管

森林中响起,咿咿呀呀,胜利的呼声

我的远祖,死于饥饿与寒冷

或者,与狼群的搏斗

他的骨头和牙齿,就埋在这龙骨坡上

替他活着的,是草,是树,是土地

是钻木取火,和结绳记事的子孙

204万年以后,它发出芽来

那芽,是我的父亲,和我父亲的儿子

(选自《重庆晚报》2016年5月20日)

【阅读提示】

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庙宇镇龙骨坡遗址缅怀人类的远古祖先巫山猿人,深情赞颂他们在劳动中与天与地与野兽斗争的进化精神,明确表示今天的人类正是巫山猿人204万年后的子孙。语言明晰,诗意沉郁,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附]巫山猿人的发现

朱松林

1984年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在四川省文化厅的协助下,组成三峡考古队,以古脊所黄万波教授为领队,首先对万县盐井沟及其他化石点进行实地考察。考古队按照常规,寻访当地村民、乡村中药医生或中药店,了解脊椎动物化石“龙骨”(中药名)的出产地。一位名叫牟之富的乡村医生,为考古队提供了新的线索一龙坪村龙洞堡西坡。黄万波先生后将其命名为“巫山龙骨坡遗址”,地理坐标东经109°04'50';北纬30°21'25'。

龙骨坡遗址系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它的南坡有一巨大裂隙,北侧与洞外沟谷相通,南侧伸向石灰岩内部,其中堆积大量的角砾、砾石、砂质黏土,堆积物由钙质胶结。考察队在堆积物中采集了剑齿虎、桑氏鬣狗、大灵猫、乳齿象、爪蹄兽、巨羊和大熊猫小种等已绝灭的古动物化石,初步推测这些古老的动物种群至少超过100万年,值得研究。

1985年10月4日,考古队对龙骨坡化石点进行系统发掘,终于在约30立方黏土中“淘”出一粒“真金”——一颗巨猿上臼齿。这种早已绝灭的高等灵长类化石的发现,为在龙骨坡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可能性增加了一道筹码。10月13日,黄万波教授在发掘现场惊喜地发现一件明显经过加工和使用过的石制品,这是人类祖先文明进化的精品。下午一时许,发掘第二水平工作面“钙板”下方粉砂质黏土时,一件骨片引起了黄万波教授的兴趣,用棉花擦去骨片,上的泥土,立刻出现了有人工刻画的痕迹,这又是一件难得的标本,随后又露出一件化石,由于它的表面泥土太厚,难以辨认。黄教授小心翼翼地用棉花擦去标本上的泥土,根据其形态特征,断定是人属的一块带有两颗(下第四前臼齿和下第一臼齿)牙齿的一段下颌骨。巫山能人(Homo habilis wushanensis)从此问世。10月15日和25日,在含人属化石的黏土层中又发现了两件巨猿牙齿。第一期发掘工作进行了28天,发掘任务圆满完成。

1986年秋,考古队对龙骨坡再次进行发掘。10月24日,一发掘民工在黏土中发现一件骨片化石,交给考古队员查看,将骨化石上的泥土剥去,一颗白色的、闪烁着珐琅质光泽的牙齿显露出来,鉴定为人属内上侧门齿。

龙骨坡化石点的发掘,经历了两个阶段(1985—1988年和1997—1998年),共计出土遗物包括两件人类化石(左下颌骨一段,一颗上内侧门齿)、一批石制品和120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动物化石116种(含25个新种)。遗址绝对年代,经古地磁、ESR和氨基酸等三种方法测定,距今约240万—180万年。代表了中华大地迄今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和最原始的文化——龙骨坡史前文化。

1995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石汉博士和黄万波教授合作的《亚洲的早期人类及其人工制品》一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第6554期。文章指出:早在190万年前,就出现了亚洲直立人的最早祖先。巫山人的发现,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起源于中国、起源于长江流域提供了新的佐证。表明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在人类起源学说中,西方通常说法是起源于非洲,然后分散到世界各地,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尤其是200万年前的巫山人的发现,动摇了这一学说。从800万年前的云南禄丰古猿,到400万年前的元谋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从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猿人,这一系列发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希望找到更早的古,人类化石,从而进一步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人类进化学说。巫山猿人的发现,不仅把中国人的进化史推进到200万年前,动摇了现有的人类进化理论,而且为在中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400万年—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以及文化遗存,从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科学依据。

1996年冬,龙骨坡遗址经国务院核定批准,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23日,在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巫山县庙宇镇成立了“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并于新落成的研究所内召开了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选自《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重庆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作者:周勇 傅德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