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家畜环境卫生学及牧场设计》 | 第三章 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第一节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发布日期:2020-06-01 18:1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本章学习要点】

1.大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2.畜舍内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

3.畜舍内空气中的微粒对家畜的危害;

4.畜舍内空气中微生物对家畜的危害;

5.减少或消除畜舍内有害气体、微粒与有害微生物的措施。

【教学案例17】冬季的家禽育雏舍

2005年初张某退伍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某地,购买一闲置的小学校,经简易改造后于2005年的11中旬开始进行鹅的孵化与育雏。他利用二楼上的4间教室(原有的门窗不变,每间约30平方米)作为育雏舍,进行3层式网上育雏,网上育雏密度在25只/平方米左右,采用蜂窝煤炉加热保温,通过烟囱管从上面的窗子伸出舍外排烟,平时不做舍内卫生,为防止舍内湿度过大,直接把煤球渣铺在地面,准备育雏到2周龄出售。在育雏到第8天早上时,张某发现每间育雏舍中大约30%的小鹅表现出精神萎靡,而且眼角有黏糊状污物,有时还能听见咳嗽声。

提问:1.该育雏舍内小鹅眼角有黏糊状污物、精神萎靡的原因是什么?

2.在寒冷的冬季,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家禽育雏舍内微粒、有害气体及有害微生物的产生?

3.到了夏季,育雏舍又该采取哪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益呢?

4.在现代化与信息化家禽生产业中,能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育雏舍内的空气质量,以提高育雏效果?

本章主要介绍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的来源及其对家畜、家禽的影响,以及减少或消除其危害的措施。

一、大气的成分

(一)大气组成

大气组成(Atmospheric composition)指组成大气的各种气体和微粒,包括干洁空气、水蒸气与尘埃(固体杂质)。其物质组成主要有:氮、氧、氩等主要的气体成分;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水汽、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悬浮的尘埃、烟粒、盐粒、水滴、冰晶、花粉、孢子、细菌和液态的气溶胶粒子等(表3.1)。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058.png

(二)大气成分的变化

各种自然变化可能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如火山喷发会增加大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含量,造成火山喷发地区烟雾弥漫;雷电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也会增加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但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生物体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引起大气成分的浓度和空间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

1.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一氧化二氮)含量增加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了29%,其年增加率逐步加大,每年达0.6%~1.5%;CH4以0.75%的速率增加;N2O的年增加速率达0.2%~0.3%。

2.O3(臭氧)总量减少 据1970~1980年对平流层上层大气的观测,每10年臭氧减少2%~3%。臭氧层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能够吸收掉99%的太阳光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能让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据悉,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电冰箱和空调的大量普及,大气中氟利昂等成分逐年递增,到2000年达到峰值,以致臭氧层破坏,在南极形成空洞,引起气温上升,紫外线辐射加强。

(三)大气平衡

1.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的平衡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也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使地表增温;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减少地表热量的外散,使气温升高,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氟氯烃以及水汽等。

阳伞效应(Umbrella effec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尘,能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吸湿性的微尘又能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的水汽在其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降温,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为“阳伞效应”。“阳伞效应”的产生使得阴、雾天气增多。

地表因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和因大气尘埃造成的“阳伞效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发生“温室效应”)时,加快了水分的蒸发,大气日趋湿润,云量增多,从而使较多的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气温下降;另一方面气候变冷(发生“阳伞效应”)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日趋干燥,云层变薄,从而使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得以到达地面,气温升高。大气以其“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两种机制维持着地球气候的热平衡,在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影响不大的自然状态时,处于自我调整的动态平衡中。

2.大气环境的生态平衡

大气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环境。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上,大气能通过自净作用把大气中的污染物除去或浓度降低。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空间扩散、稀释,使其浓度大幅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较重粒子沉降到地面;或是在雨水的洗涤作用下返回大地;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得以净化。例如,排入大气的一氧化碳,经稀释扩散,浓度降低,再经氧化变为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后,空气成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维持生态平衡。但是,一旦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的量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原有空气的组成发生改变,即引起污染,从而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破坏生态平衡。

大气自净能力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如在某一区域内,绿化植树,多种风景林,增加绿地面积,直至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而且还能截留粉尘,吸收有害气体,从而大大提高大气自净能力,保证环境质量。大气环境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大气环境的每一个因素几乎都可影响到人类,所以我们在生活与生产中要自我控制,尽量减少排放有害气体以维持大气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指存在于大气中的危害性较大的气体状污染物质,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一)一氧化碳(CO)

CO是排放量极大的空气污染物,会危害动物与人体健康。目前在发达国家城市空气中,CO约占空气污染物总量的1/3。

1.性质 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比重为0.9655,比空气略轻。在标准状态下,1L CO重1.25mg,每毫克CO的容积为0.8mL。CO极难溶于水。

2.来源 大气中的CO主要来自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工厂、矿场排放的CO日益增加。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也是CO的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CO年总排放量达3.71亿吨,其中汽车废气的排出量占2.37亿吨,约占64%,成为城市大气日益严重的污染来源。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会造成局部地区CO浓度的增高。吸烟也会造成CO污染危害,吸一支烟可放出100mL的CO。

3.危害 CO主要通过妨碍机体内氧气的传输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甚至有死亡的威胁。当含量达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CO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窒息死亡,又因为CO无色、无味的特性,故人们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4.卫生标准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一、二级空气质量中,一氧化碳日平均限值都为4.00mg/立方米,1h平均限值都为10.00mg/立方米。

(二)二氧化硫(SO2)

SO2在各种污染物中排放总量仅次于一氧化碳,全球每年排放约2亿吨的SO2到大气中。

1.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比重为1.4337,易溶于水形成H2SO3,SO2氧化形成SO3,遇水成H2SO4。

2.来源 主要由含硫燃料产生,采用含硫原料生产工艺也可产生。全世界排放到大气中的SO2,80%是使用煤与石油这两种能源的结果。据统计,一般煤含硫量是1%~5%,石油含硫量为8%。同时,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不易充分燃烧,就更易产生SO2,如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总耗能量的70%以上。《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排放的SO2总量均超过1600万吨。

3.危害 SO2严重的危害是形成酸雨(pH<5.6的降水)。酸雨可以使土壤板结,影响地表水体pH,从而影响农作物和鱼类生长;酸雨还可腐蚀露天金属设施设备;大量吸入SO2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从而影响动物健康,降低家畜的生产力。

4.卫生标准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一、二级空气质量中,SO2年均限值分别为20μg/立方米、60μg/立方米,日均限值分别为50μg/立方米、150μg/立方米。

(三)氮氧化物

1.种类 氮氧化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一氧化二氮(N2O)等,对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是NO和NO2。

2.性质 NO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量为30.01,微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NO2。NO2为红棕色刺鼻气体,分子量为46.01,微溶于水,性质较稳定。NO2溶于水时生成硝酸。

3.来源 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或NO2等物质,其中NO占90%。机动车尾气以及在生产或者使用硝酸的工厂、氮肥厂、有机化学厂、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都含有氮氧化物。

4.危害 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或动物的主要危害表现为:NO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可造成缺氧和中枢神经受损,NO2能迅速破坏肺细胞,可引起肺气肿和肺癌;对儿童来说,氮氧化物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

5.卫生标准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一、二级空气质量中,NO2年均限值都为40μg/立方米,日均限值都为80μg/立方米。

(四)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这类化合物只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如甲烷、乙烷和乙烯等。大气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碳原子数目在1~10个的烃类,一般都能够挥发。这些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1.来源 碳氢化合物的自然来源主要是自然界的生物分解作用,如大气中的甲烷是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而非自然来源主要来自不充分的燃烧过程和有机化合物的蒸发,如在汽车尾气中,活性烃占45%。

2.危害 虽然尚未发现城市中的碳氢化合物浓度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是它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却危害人体健康。

【教学案例18】举世有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是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早在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市就拥有飞机制造业、军工业等,其中各种汽车多达400多万辆,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每天通过的汽车达16.8万辆次。然而也正是4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洛杉矶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km以外的海拔2000m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在洛杉矶,环境管理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为交通污染源(从内燃机、汽油到排放)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经过近40年的治理,尽管洛杉矶的人口增长了3倍、机动车增长了4倍多,但该地区发布健康警告的天数却从1977年的184d下降为2004年的4d。

提问:

1.浅蓝色烟雾为什么总发生在晴朗的日子?

2.针对此光化学烟雾污染,为什么为交通污染源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

3.光化学烟雾污染对养殖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