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三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任务2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2)

发布日期:2020-06-01 18:1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三、稻纵卷叶螟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俗称刮青虫、百叶虫、小苞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稻区,但以南方稻区发生量大、为害重。它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也为害小麦、甘蔗、粟及一些禾本科杂草。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隐匿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使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2.形态识别(见图3-2-6)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11.png

(1)成虫。体长7~9mm,翅展12~18mm,淡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均有黑褐色宽边。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纹,中间一条较短,不达后缘;后翅有两条黑褐色条纹。雄蛾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1个由黑色毛簇组成的眼状纹,前足胫节末端膨大,其上生有褐色丛毛,停息时尾部翘起。雌蛾体较大,停息时尾部平直。

(2)卵。长约1mm,宽约0.5mm,近椭圆形,扁平而中央稍隆起。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至黄色,孵化前为淡黄褐色,可见一黑点。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4~19mm,通常5龄,少数6龄。体黄绿色或绿色,老熟时为橘红色。前胸背板上有两黑褐色斑纹。中、后胸背面有8个毛片,分两排,前排6个,后排2个。腹部背面有毛片6个,前排4个,后排2个。

(4)蛹。体长7~10mm,长圆筒形,末端较尖削,具臀刺8根。初蛹时体色淡黄,后转为红棕色或褐色。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及习性。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国一年发生1~11代,在重庆一年发生5~6代并有零星蛹越冬。在我国东半部,该虫在每年春、夏季可自南向北发生5次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3次。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停息在稻田或周围其他作物、草丛中,遇惊扰即飞起,但不飞远。有趋光性,对白炽光趋性较强。成虫能吸食花蜜和蚜虫的蜜露,以补充营养。喜产卵于生长嫩绿、叶宽软披的稻株上。卵多产于中上部叶片的中脉附近,也有少量散产在叶鞘上;一般单粒散产,少数2~5粒连在一起,每雌一般可产卵40~50粒,最多可达170粒。

幼虫孵化后即能取食为害。蚁螟大多钻入心叶或卷叶中啃食叶肉,被害处出现针尖大小的半透明小白点,很少结苞。2龄开始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形成小虫苞,藏在其中啮食稻叶的表皮和叶肉,致使受害部位仅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条状白斑。进入3龄后,虫苞增长,并开始转苞为害,食量增加明显。4龄后转苞频繁,食量猛增,虫苞大,为害重。幼虫活泼,剥开虫苞时其迅速向后退缩或翻落地面。化蛹部位,分蘖期多在稻丛基部黄叶和无效分蘖上,抽穗后则多在叶鞘内侧,有的还在稻丛基部的植株间或旧虫苞内化蛹。

(2)发生条件。

①气象因素。喜适温暖高湿,温度22℃~28℃、相对湿度80%以上最有利于成虫生殖发育、产卵及卵的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该虫产卵与幼虫发生期间,若遇多雨高湿天气,对其发生有利,而高温干旱则对其不利。

②品种及栽培管理。不同水稻品种间,一般叶色深绿、宽软的比叶色浅淡、质地硬的受害重,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晚粳比晚籼、杂交稻比常规稻发生重。同一品种,幼虫取食分蘖期至抽穗期的成活率高,有利于发育。在栽培方面的措施,偏施氮肥或田间长期积水,造成禾苗徒长和披叶,同时植株含氮量高,易诱蛾产卵,并有利于幼虫结苞为害,也使为害加重。

③天敌。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性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有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螟铃绒茧蜂、扁股小蜂等;蛹期有姬蜂、广大腿蜂;捕食性天敌有青蛙、蜻蜓、豆娘、蜘蛛、隐翅虫、步甲等。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贪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d,杀死虫蛹。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在其产卵盛期,分期分批释放赤眼蜂,每次每亩释放40000~50000头,连放3次。也可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等生物农药于孵化后喷雾。

(3)药剂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为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重代的原则。防治适期为幼虫2~3龄期,一般在螟蛾高峰后8~15d施药防治较为理想。常用药剂有: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50mL、48%毒死蜱乳油100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100g,兑水50~60kg喷雾,对低龄幼虫防治效果明显,且对稻飞虱有兼治作用。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四、稻水象甲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eschel又名稻水象、稻根象等,属鞘翅目象甲科,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我国重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1988年首次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发现,现已在全国包括四川、陕西、贵州等十多个省市相继发生,目前重庆尚未发现。一般造成水稻根系被毁40%~80%,减产20%~50%,严重时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最主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其次是禾本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芯草科等杂草。该虫适生范围广,为害时间长,繁殖能力强,可进行孤雌生殖,防控难度很大。

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水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上取食叶肉,在叶片的叶缘或中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长度一般不超过3cm)、宽约0.9mm的长条白斑,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卵经过10d左右开始孵化,1龄幼虫取食少许叶鞘及附近组织,造成的为害状不明显;而2龄以上幼虫钻断须根,附着或钻入根中为害,从而使水稻地下部分生长缓慢,易倒伏,植株矮小,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

2.形态识别(见图3-2-7)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22.png

(1)成虫。长2.6~3.8mm,宽1.15~1.75mm,雌虫略比雄虫大,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前胸背板中区前缘至后缘、两鞘翅合缝处侧区自基部至端部1/3处的鳞片黑色,分别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和椭圆形端部尖实(合缝处)的黑色大斑。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中足胫节两侧各有一排长的游泳毛,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一个不分叉的钩状突起。

(2)卵。长约0.8mm,为宽的3~4倍,圆柱形,一侧略内弯,白色,肉眼几乎看不见,绝大多数卵产于植株基部水下的叶鞘近中肋的组织内。

(3)幼虫。共4龄,体长8~12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节第2~7节背面各有1对朝前伸的钩状气门。

(4)蛹。长3~5mm,蛹白色,复眼红褐色,大小形态近似成虫。土茧形似绿豆。

3.发生规律

在我国,稻水象甲成虫在山地、荒地和田埂等场所越冬,主要在4~5cm下的表土层或浅土层。越冬场所虽具有背阴向阳特点,但其耐低温性较强,在-5℃下三个月后的生存率在50%以上,但干燥对其越冬不利。土表有枯草落叶等覆盖物是其越冬的必需条件;越冬成虫具群集性,一个越冬点具多个成虫。

稻水象甲在美国为两性生殖型,雌雄比为1:1,每年发生两代,而在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为孤雌生殖型,年发生世代数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气候和水稻栽培条件是影响稻水象甲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和世代数的主要因素。在寒冷和单季稻区每年发生1代,在温暖和双季稻地区每年发生1~2代。

稻水象甲的发生具有与种植制度的相适应性。在水稻单、双季混栽区,稻水象甲早稻发生量大于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发生随单、双季水稻播种时间变化而变化。单季晚稻早移栽而发生早,迟移栽而发生迟,单季稻发生期要比连作晚稻早,且发生量也比连作晚稻大。自然传播与人为活动是稻水象甲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前者主要由自身的飞翔、爬行、游泳借助于风力、流水而传播;后者主要是人为活动,由稻谷、稻草、交通工具进行的远距离传播。

4.防治技术

(1)严格植物检疫。

稻水象甲为重要的植物检疫性害虫,其传播途径十分广泛,加强植物检疫是防止其传播和蔓延的关键措施。因此,必须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稻谷、秧苗和稻草调出疫区,特别是稻草等易于携带活虫的媒介及其包装、填充材料须经过检疫处理。

(2)农业防治。

①选育抗虫品种。选育抗虫品种是防治稻水象甲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发根力强的品种,自身补偿能力强,耐稻水象甲幼虫为害,损失相对轻;叶脉间距小,硅化细胞数目多的品种,耐稻水象甲成虫为害。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抗稻水象甲水稻品种的报道甚少。

②培育壮秧,适时调整播期。秧苗根系发达,插秧后不仅返青快,且对幼虫为害的补偿能力强,可减轻稻水象甲的为害。通过适当调整播插时期,使成虫为害盛期或产卵盛期与水稻受害敏感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水稻受害程度的目的。

③田间管理。在秋冬季节及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肥水管理上,浅水管理或适时干湿交替,将使成虫产卵处于不利环境中(因成虫一般往水下稻组织中产卵),并增加卵和幼虫的死亡率;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要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3)物理防治。

①食饵诱杀。先按酒:糖:醋:水为1:2:5:10的比例配成糖醋酒液备用,此时也可以加入适量农药,再将稻草或麦草扎成33cm长的草把,将草把洒上配好的糖醋酒液后,用33cm长的小棍均匀插入田中,每亩插20个左右,草把的下端与秧苗接近。傍晚插,早上拔起草把捕杀成虫,连续诱杀3~5d,可基本捕杀全部成虫,控制危害。

②黑光灯诱杀。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4)化学防治。

①成虫防治。在成虫盛发高峰期,每亩用23%辛灭乳油9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mL,兑水40kg喷雾。也可在稻叶初见孔时喷药,每亩用5%锐劲特乳油50mL、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4g或48%乐斯本乳油60mL,以上药剂选一种,兑水50~60kg喷雾,对稻水象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②幼虫防治。一般秧苗移栽后5~7d,每亩用0.3%锐劲特颗粒剂1000~2000g,拌细泥10~20kg撒施。也可使用稻乐丰、象甲净等50mL,兑水50kg喷雾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400mL加15kg细沙撒施防治稻水象甲幼虫。也可结合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时进行兼治,用3%克百威颗粒剂2kg拌毒土撒施,或用20%三唑磷乳油80~100mL,兑水50kg喷雾。

五、稻弄蝶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稻弄蝶俗称稻苞虫,我国常见种类有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Bremeret Grey、隐纹稻弄蝶Pelopidas mathias(Fabrieius)和曲纹稻弄蝶Parnara ganga Evans,均属鳞翅目弄碟科。下面重点介绍直纹稻弄蝶。

直纹稻弄蝶分布较广,除在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尚未发现外,其他各省均有发生,以南方稻区发生普遍。以幼虫吐丝缀合呈苞,并在苞内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将叶片吃光,使植株矮小,稻穗缩短,千粒重降低。除为害水稻外,还取食高粱、玉米、麦类、茭白、游草、狗尾草等。

2.形态识别(见图3-2-8)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31.png

(1)成虫。体长16~20mm,翅展35~42mm,体为黑褐色,前翅有7~8个半透明白斑排成半环形,后翅有4个白斑排成“一”字形。

(2)卵。半球形,顶略平,初产时卵为淡绿色,孵化前变为褐色至紫褐色。

(3)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35~40mm,绿色,体表密布小颗粒,体两端细小,中间粗大,呈纺锤形。头部正面中央有“W”形褐纹。背线宽而明显,深绿色。

(4)蛹。体长约25mm,淡黄色,近圆筒形,头顶平,尾尖。蛹初期嫩黄色,后为淡黄褐色。第5~6腹节腹面中央各有一倒“八”字形褐纹。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直纹稻弄蝶在我国一年发生2~8代,在重庆一年发生4~6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杂草丛中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能力很强,有补充营养习性,吸食花蜜。卵多散产于稻叶背面近中脉处,每叶着卵1~2粒,每雌产卵量平均约200粒。成虫有趋绿产卵的习性,喜选择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稻株上产卵。

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爬至稻叶端部吐丝将叶卷成桶状,虫龄越大,结叶越多。幼虫白天躲在苞内取食,傍晚或阴雨天爬出苞外取食稻叶。喜取食处于分蘖期、圆秆期的水稻。幼虫有转移结苞习性,幼虫探出虫苞,若受惊则迅速退回或假死坠落。幼虫老熟后,有的在叶上化蛹,有的下移至稻丛基部化蛹。

(2)发生条件。

①气象因素。该虫发生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气温低于20℃或高于32℃,相对湿度低于65%,则不利于其发生。6~7月雨量或雨日数多,有利于发生,高温干旱则发生轻。

②食料及耕作制度。凡是靠近菜地或接近山林,周围蜜源植物丰富的稻田,均较一般稻田受害重。早播、早栽田受害轻,反之,受害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搭配,苗情复杂的稻区受害重。施肥不当、贪青、深水灌溉的稻田受害重。

③天敌。种类较多,寄生性天敌有黑卵蜂、赤眼蜂、稻弄蝶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有步甲、螳螂、蓝蝽、蜻蜓、蜘蛛、青蛙等。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沟渠边的杂草,消灭越冬幼虫。选用高产抗虫早熟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对冷浸田、烂泥田要增施热性肥料,干湿间歇,浅水灌溉,促进水稻早熟。

(2)天敌防治。保护、利用寄生蜂、蓝蝽等天敌昆虫。

(3)药剂防治。当百丛水稻有卵80粒或幼虫40头时即达防治指标,应在3龄幼虫之前施药,以早晨或傍晚用药效果最好。其药剂种类可选用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药剂,且可达到兼治作用。

六、稻叶蝉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稻叶蝉又称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一类主要害虫。我国发生为害较重的主要有: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白翅叶蝉Thaia rubiginosa Kuoh、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 Motschulsky等,其中黑尾叶蝉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国各稻区。黑尾叶蝉在长江中上游和西南各省发生较多;白翅叶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稻区,两种叶蝉皆以南方稻区发生较为严重。下面重点介绍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寄主除水稻外,还有大麦、小麦、玉米、茭白、甘蔗、看麦娘、稗、李氏禾、早熟禾、马唐等。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汁液,也可在叶片和穗上刺吸,破坏输导组织,被害植株轻者形成棕褐色伤斑,重则叶鞘、茎秆褐斑连片,全株枯黄,以致成片枯死倒伏。黑尾叶蝉除直接取食为害水稻外,还能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2.形态识别(见图3-2-9)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40.png

(1)成虫。体长4.5~6mm,黄绿色或鲜绿色。头顶两复眼间近前缘处有一黑色横纹。雄虫前翅端部1/3为黑色,胸腹部腹面及腹部背面均为黑色。雌虫前翅端部1/3为淡褐色,胸腹部腹面为淡褐色,腹部背面为灰褐色。

(2)卵。长约1mm,长椭圆形,略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并在较细一端出现1对黄棕色眼点;近孵化时卵呈灰黄色,眼点呈红褐色。

(3)若虫。黄白色至黄绿色,共5龄。体两侧黑褐色,各胸节和腹部第2~8节背面有两列小黑点,5龄雄若虫腹背黑色,雌若虫腹背淡褐色。中、后胸背中央各有一倒“八”字形褐纹,前翅芽盖过后翅芽。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黑尾叶蝉在重庆一年发生5~7代,多以第3、4龄若虫和少量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是绿肥田,其次是田边、沟边、塘边杂草上及麦田和油菜田。越冬期间,若遇天气晴朗,气温达12.5℃以上,仍能活动取食;越冬期间主要的食料为看麦娘。

越冬若虫于3月中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初羽化的成虫,大多仍在看麦娘等越冬寄主上取食。随着早春气温回升,越冬代成虫逐渐从越冬寄主迁到早稻秧田和早插本田为害,并产卵繁殖,构成以后各代发生的基数。第1、2代若虫和成虫,第3代若虫,相继在早稻秧田和本田、单季中晚稻田、连作晚稻秧田和早插连晚本田为害。7月中下旬,即第2代成虫盛发和第3代若虫发生期间,虫量达到全年最高峰。第3代成虫主要在生长嫩绿的连作晚稻和孕穗阶段的单季晚稻上为害、繁殖,以后世代在连作晚稻上发生。

若虫喜栖息于稻丛下部,少数在叶片背面取食,有群集性,3~4龄若虫尤其活跃。成虫白天多栖息于稻株中下部,早晨或夜晚爬至稻株上部活动取食。具较强的趋光性、产卵趋嫩性。卵多产于叶鞘边缘内侧组织内,少数产在茎秆组织中。卵粒单行倾斜排列成卵块,每卵块有卵10~20粒,多者30粒。每雌产卵100~300粒。

(2)发生条件。

①气象因素。冬春气温偏高,降雨量少,有利于其安全越冬,且对其体内病毒的繁殖有利。发生的最适气温为28℃左右,适宜相对湿度为70%~90%。夏秋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但超过30℃的持续高温,又会影响到其繁殖和存活。

②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叶片嫩绿、组织柔软的水稻品种,由于其适于取食,能引诱成虫产卵,有利于发生为害,籼稻抗性高于粳稻,粳稻抗性高于糯稻;单、双季稻混栽、品种混杂、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食料丰富有利于各代成虫互相迁移,使虫口数量逐代增多,为害加重;早栽、密植、肥多、繁茂郁蔽的稻田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较重。

③天敌。种类较多,卵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褐腰赤眼蜂,其次为叶蝉柄翅小蜂、黑尾叶蝉赤眼蜂等;若虫和成虫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黑尾叶蝉螯蜂、趋稻头蝇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黑肩绿盲蝽、蜘蛛、猎蝽、隐翅虫、步甲等。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冬春季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杂草,压低越冬虫源。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防治水稻贪青徒长。选用抗、耐虫品种,如杂交稻威优6号、汕优6号和四优6号等抗性较好,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褐腰赤眼蜂、黑肩绿盲蝽、蜘蛛等。例如每年选寄生卵密度高、无白叶枯病田块的稻草,单独堆放在高燥场地上,翌年4月将带蜂稻草放在早插早稻田附近,待其飞出,可提高第1代叶蝉卵寄生率。

(3)药剂防治方法及药剂种类可参照稻飞虱的药剂防治。

七、水稻其他害虫防治技术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50.png

任务实施

(1)结合教师讲解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识别水稻常见害虫并能描述其形态特征。

(2)选择害虫发生较重的稻田,调查害虫发生的种类、为害情况及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3)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认真撰写实训报告。

项目学习评价表

微信截图_20200521135456.png

练习题

1.比较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的形态特征。

2.依据当地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制订其综合防治措施。

3.我国稻田主要发生哪几种稻飞虱及当地的主要发生种类?哪些具有迁飞习性?哪些能传播病毒病?

4.简述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如何进行防治?

5.区分稻纵卷叶螟及稻弄蝶的形态特征及田间为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