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四 旱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任务2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发布日期:2020-06-01 18:21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玉米主要病虫害的诊断要点并能识别,了解其发生规律;能够制订合理的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能根据本地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关知识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煤纹病、玉米条纹斑病、玉米叶枯病等,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于北方春玉米产区和南方玉米产区的冷凉山区。我市部分山区玉米常发此病,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达50%以上。

1.症状识别

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灰绿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逐渐向两端扩展,形成纺锤形或梭形大斑,病斑中央为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一般长5~10cm,宽1cm。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病斑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瘪细小。

诊断要点: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色的霉状物。

2.发病原因(见图4-2-1)

...

图4-2-1 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有性态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 Suggs,属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分生孢子梗为橄榄色,多单生或2~6根丛生,从气孔中伸出,一般不分枝,直立或上部呈膝状弯曲,有2~8个膈。分生孢子笔直或弯曲,灰橄榄色,多数有4~7个膈,两端渐细,中间宽,呈梭形,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弯曲处。基部细胞呈尖锥形,顶端细胞钝圆或呈长椭圆形;脐点明显且突出于基细胞之外。萌发时由分生孢子两端产生芽管,越冬前形成厚垣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种子上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残体上的病菌也能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越冬期间的分生孢子,因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成为厚垣孢子。一个分生孢子可以形成2~3个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的抗逆性较强。

越冬后的分生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从玉米表皮直接侵入,少数也可从气孔侵入,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特别是在春玉米和夏玉米混作区,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大量菌源,再侵染更加频繁。

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不同玉米品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如果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导致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一般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于玉米发病,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7~8月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在玉米抽穗以后,如果氮肥不足,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发病较重。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密植、连作、靠近村庄及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均重。

4.防治技术

防治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目前,可选用的抗病品种较多,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种抗病、耐病品种,避免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以防止病害的发生流行。

(2)加强栽培管理。清除病残体,控制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彻底消除田内外病株残体,将秸秆集中处理,做燃料或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合理轮作可减轻病害程度;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并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湿度,可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穗期适当追施氮肥。

(3)药剂防治。在玉米抽穗期前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d喷药1次,连续2~3次。也可选用10%世高、70%可杀得、50%扑海因、50%菌核净等药剂。

二、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叶枯病、玉米斑点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国内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

1.症状识别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也可受害。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3种表现类型:一是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且有黄褐色的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二是病斑呈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三是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色或灰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第一种为抗病型病斑。后两种为感病型病斑,感病品种病斑常相互联合,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的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

诊断要点:叶片上有数量较多的黄褐色椭圆形小病斑,病部有灰黑色霉层。

2.发病原因(见图4-2-2)

...

图4-2-2 玉米小斑病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hoem,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病菌的分生孢子梗有2~3根,从叶片气孔中伸出,束生,褐色,直立或呈膝状弯曲,具3~15个膈,不分枝,上端有明显孢痕,基部细胞稍膨大。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方长出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褐色,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而钝圆,具3~13个膈,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子囊壳球形,黑色,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内部着生近圆简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有4个线状无色透明的子囊孢子,具5~9个膈,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呈螺旋状。

3.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病叶为主)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此小斑病病菌的初侵染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熟的病残体。

越冬病原菌翌年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时,立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有水膜时可萌发产生芽管,从叶片上气孔或表皮细胞直接侵入,数日内即可形成病斑,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小斑病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不同品种间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感病杂交种是导致部分地区该病大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在7~8月,如果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及雨日、雨量多、露水大的年份和地区,小斑病发生重;小斑病病菌对氮肥敏感,如果玉米拔节期肥力不足,则发病重;地势低洼、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重;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早的病重;此外,由于菌量的逐渐积累,一般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做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做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其是要避免拔节期和抽穗期脱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注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适时早播,可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玉米小斑病是该病大流行年份的补救措施,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7~10d喷一次,连续2~3次。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硫菌灵胶悬剂600~7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还可选用10%世高,或50%扑海因、50%敌菌灵、50%菌核净、50%硫菌灵胶悬剂、70%代森锰锌等药剂。

三、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又称玉米烂脚瘟,我国始见于1966年的吉林省,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四川、重庆、贵州、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及两湖、两广地区的春、夏秋玉米均有纹枯病的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达40%,严重时发病率达70%。

1.症状识别

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为害高峰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该病主要为害叶鞘、叶片和穗部,也侵害茎秆。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步发展。其症状为在叶片和叶鞘上形成典型的呈暗绿色水浸状的同心斑,大面积覆盖被侵染叶片和苞叶,或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叶鞘直至叶鞘,叶片干枯;病斑向上扩展至果穗基部,果穗停止发育并迅速发展至全穗,最后死亡;茎秆受害,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纤维束,使植株极易倒伏;果穗受害,苞叶上产生云纹状病斑,常常致使果穗秃顶,籽粒灌浆不足,秕粒增多,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时果穗干腐,穗轴霉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环境潮湿时,病斑上可看见稀疏的白色蛛丝状菌丝体。

病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之间常产生褐色颗粒状菌核,菌核周围有少量菌丝和寄主相连。成熟的菌核灰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多为扁圆形,极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

2.发病原因

多数研究者认为,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cerealis和玉蜀黍丝核菌R.Zene 3个种,其中玉蜀黍丝核菌常为害果穗导致穗腐,禾谷丝核菌主要侵害小麦,而玉米纹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

玉米纹枯病菌丝幼嫩时无色,较细,分枝呈直角、近直角或锐角,分枝处大多有缢缩现象,离分枝不远处有膈。菌丝细胞多核,一般3~10个,多数4~6个。随菌龄和分枝增加,新分枝细胞渐变粗短,达一定程度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为不同程度的褐色,上凸底凹或平,球形或椭圆形,表面粗糙,单生或多个结成不规则形,表面有许多微孔。

3.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为玉米田土表和浅土层中的越冬菌核。在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适宜时,玉米田土表和浅土层中的越冬菌核开始萌发菌丝,侵染玉米植株基部叶鞘,通过病、健叶片和叶鞘相互搭接等可造成再侵染,使病害逐步向上蔓延、扩展,引发玉米纹枯病。病菌可通过表皮、气孔和自然孔口3种途径侵入寄主,其中以表皮直接侵入为主。多雨潮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之后菌丝密集成多个菌核,最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最后呈暗褐色。成熟的菌核多为圆形或扁圆形,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成为再次侵染的菌源。玉米种子和病株残体可带菌,但不能引起玉米植株发病。

玉米纹枯病病菌属高温高速型菌群,病菌发育适温为28℃~32℃,在30℃和有足够的湿度时2d就形成新的菌核。连续阴雨或天气湿闷有利于发病。过分密植,施氮过多,玉米连作或前作地为水稻纹枯病严重的田块,本病往往发生严重。

4.防治技术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应着眼于减少越冬菌源,切断病菌侵染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物喷施等综合防治措施。

(1)控制菌源。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集中烧毁或高温堆肥,尽量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

(2)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但是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消灭田间杂草。合理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以控制病害发生。

(4)药剂防治。玉米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受害叶鞘位较低、病害激增初始的抽雄期,此时防治能有效保护功能叶片。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0.1kg,兑水200k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注意保护叶鞘。

四、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哑玉米,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尤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8%,严重地块可达60%~70%,造成严重减产。

1.症状识别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开始出现非典型症状,如病苗矮化,叶片密集丛生,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第5片叶以上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等。穗期出现典型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黑穗型,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基部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初期外面包被白膜,后期膜破裂后,才露出黑粉;二是变态畸形穗,受害较轻的雌穗,可保持灌浆期的粒形,但籽粒压破后仍为黑粉,基部籽粒成3~5cm长的芽状物或畸形呈丛生的小叶状物,内含有少量黑粉。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形成雄蕊。

诊断要点: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黑粉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

2.发病原因(见图4-2-3)

...

图4-2-3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冬孢子及其萌发)

病原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果穗散出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刺。冬孢子间混杂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不育细胞,表面光滑近无色。在成熟前冬孢子常集合成孢子球,外面由菌丝组成的薄膜包围着,成熟的冬孢子分散后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有膈的担子(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3.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中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以上。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子自然带菌量小,传病作用明显低于粪肥和土壤带菌。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能保持活力,施用病株残体未经腐熟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玉米幼苗的分生组织,病菌侵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长到1~1.5cm时,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因此,幼芽出土前的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的病菌含量等因素,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此病发生适温为20℃~25℃,土壤适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侵染。

玉米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很少发病;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过弱时发病重;在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发病率最高。

4.防治技术

以种子处理为主,采用及时消灭菌源、种植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选籽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再用药剂拌种处理。可选用40%卫福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L拌种100kg,也可选用50%多菌灵,或50%萎锈灵,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g;还可选用5.5%浸种灵II号,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1g。在拌种时拌药一定要均匀,搅拌数次,让种子将药液吸干净,晾干后待播,确保防治效果。

(2)农业防治。杜绝和减少初侵染源,不从病区调运种子;育苗移栽的要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理后再育苗,最好在玉米苗3~4片叶以后再移栽定植于大田,可有效避免丝黑穗病病菌的侵染;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越冬菌源;进行高温堆肥,厩肥充分发酵,杀死病原菌后再施用;切忌将病株散放或喂养牲畜垫圈等;一般实行1~3年的合理轮作,可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为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根本措施,由于丝黑穗病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区一致,要选用兼抗这两种病害的品种。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也可提早播种,但也不可盲目地早播;整地保墒,提高播种质量,一切有利于种子快发芽、快出土、快生长的因素都能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五、小地老虎

1.发生及为害情况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切根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地老虎中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其食性杂,可取食玉米、小麦、豆类、瓜类、棉花、烟草等多种作物。

小地老虎主要为害作物幼茎,以剪断幼茎,取食嫩叶、幼茎为主,且能咬食作物种芽,为害果穗,取食块茎等。高龄幼虫剪苗率高,取食量大。近年来,小地老虎的为害常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其产量。

2.形态识别(见图4-2-4)

...

(1)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暗褐色,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在肾状纹外侧有一明显的尖端向外的剑状纹,外缘内侧有两个尖端向内的楔形斑,3斑相对,易于识别。后翅灰白色,无斑纹。

(2)卵。呈馒头形,直径约0.5mm,表面有纵横交错的隆起线纹。初产时为乳白色,快孵化时变为黑褐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50mm,体稍扁,暗褐色。体表粗糙,布满龟裂状的皱纹和黑色小颗粒,背部中央有两条淡褐色纵带。腹部第1~8节背面有4个毛片,后方的两个较前方的两个要大1倍以上。腹部末节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

(4)蛹

体长18~24mm,暗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圆形刻点,背面的刻点大而色深。腹端具臀棘1对。

3.发生规律

小地老虎在川渝两地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内越冬。通常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枯叶下、土隙间,夜晚活动,19:00~22:00活动最盛。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蜜、酒等酸甜芳香气味物质表现强烈的正趋化性。成虫补充营养后3~4d交配产卵,散产于杂草或土块中,每头雌虫产卵800~1000粒。幼虫共6龄,3龄前幼虫在寄主心叶或附近土缝内,全天活动,但不易被发现,受害叶片呈小缺刻。3龄后幼虫扩散为害,白天在土下,夜间及阴雨天外出,把幼苗近地面处切断拖入土中。5、6龄幼虫食量大增,每条幼虫一夜能咬断菜苗4~5株,多达10株以上。3龄后幼虫有假死性和自相残杀性,受惊吓即蜷缩成环。

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14℃~26℃,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含水量为15%~20%。因此,凡是沿河、沿湖、水库边、灌溉地、地势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虫口密度大。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玉米等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土,可大量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同时做好田间清洁卫生,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可有效地减少成虫产卵寄主和幼虫食料;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水旱轮作,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

(2)物理防治。

①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糖醋液(糖:醋:白酒:水为3:4:2:1,加入少量敌敌畏)、杨树枝或性诱剂等在成虫发生期诱杀。

②捕杀幼虫。对3龄以上的幼虫为害严重时,可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可在清晨太阳出来前,在被害植株的周围刨土捉虫。用新鲜泡桐叶、莴苣或烟叶,用水浸泡后,于幼虫盛发期的傍晚放置于菜田内(约50片叶/亩),次日清晨翻开叶片,人工捕捉叶下小地老虎幼虫。

(3)生物防治。

小地老虎天敌种类丰富,主要有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蜘蛛、细菌、真菌、病原线虫、病毒、微孢子虫等,应加以保护、利用。

(4)化学防治。

要在幼虫3龄以前,这个时期小地老虎的抗药性较差,并且尚未入土,暴露在植株或地面上,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喷雾防治每亩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mL、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20~30mL、90%敌百虫晶体50g,兑水50kg喷雾;撒施毒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适量,喷拌细土50kg配成毒土,每亩20~25kg顺垄撒施于幼苗根标附近;药剂灌根用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0.2~0.3kg/666.7平方米)兑水400~500kg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