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家畜环境卫生学及牧场设计》 | 第四章 饲料卫生(第一节 概论)

发布日期:2020-05-25 17:5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本章学习要点】

1.饲料卫生的概念;

2.劣质饲料的危害;

3.饲料污染的来源;

4.掌握饲料中有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对家畜的危害;

5.消除饲料中有毒有害因子的措施。

【教学案例23】猪场的“罪魁祸首”

梅雨季节,南方某猪场(200头种猪)各个阶段猪只均出现食欲下降,有60多头种猪出现食欲废绝、四肢无力,大部分配种母猪返情,有15头怀孕母猪流产,多数仔猪出生后伴有腹式呼吸及腹泻症状,且在3~4d后死亡,有些还有神经症状。猪场人员怀疑感染蓝耳病或伪狂犬,但抗体检测均达标,病原检测也未见有感染,原因究竟是什么?

提问:1.若发病原因不是传染病,如何判定是否由饲料引起?

2.饲料卫生不达标对家畜有何危害?

3.饲料发生霉变的条件是什么?其发生霉变会引起哪些危害?

4.为了保证饲料卫生安全应如何消除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因子?

本章主要介绍饲料中常见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对家畜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Feed)。广义上讲,能强化饲料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添加剂也应属于饲料。饲料卫生(Feed hygiene)通常指饲料产品中不含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因素,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饲料是家畜家禽的食物,也是人类食物的间接来源。各类畜禽产品如肉、奶、蛋、皮、毛等,都是家畜家禽采食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经体内转化而产生的。如果饲料数量不足、品质不良,就不能获得量多质优的畜禽产品。因此,饲料卫生直接关系到家畜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畜禽产品生产早已从短缺状态转变为过剩状态,消费者更注重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已认识到“肥肉—胆固醇—心血管病”连锁学说并逐步达成“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的共识,不仅要求肉、蛋、奶等畜产品数量足够,而且要求质量更高。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正促使畜禽饲料逐渐向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一、饲料卫生对家畜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饲料是动物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产性能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早在18世纪以前,人类对饲料的营养价值就有了朴素的认识。饲料卫生对家畜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家畜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家畜的整个生命过程,离不开饲料及其所包含的营养物质。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卫生,不仅要求饲料是安全的,还应要求饲料能够为家畜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除水分外,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物质为动物提供能量,是构成动物机体的原料,调节动物生理机能,参与动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因此,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家畜的生产性能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半个世纪以来,家畜生产性能总体提高了50%~200%。全世界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均比50年前提高了1倍以上,出栏时间缩短到6个月以下,料重比从5:1下降为(2.5~3.0):1;肉鸡料重比由之前的4:1下降到(1.8~2.0):1;奶牛年产奶量比50年前提高了6~8倍,最高达15倍以上,已从1000kg上升到5000kg,很多牛群平均年产奶量已能达到9000kg,世界纪录已刷新到23000kg;肉牛体重达到500kg需要的饲养时间由原来的5~6年缩短到1年左右,料重比从过去的8:1下降到(5~6):1;高产蛋鸡群每只年产蛋量可达250~270枚。

(三)增强家畜的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

适宜的饲料营养水平能够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免疫与饲料营养密不可分。例如,日粮既能通过饲料所固有的缓冲能力来改变胃肠道pH,也可以通过缓冲因子的叠加性和产酸添加剂、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胃肠道pH,而较低的胃肠道食糜pH可以作为家畜机体抵抗病原菌的屏障,有利于乳酸杆菌等家畜常住菌的生长;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铁制剂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大幅度地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四)改善畜产品品质

畜产品品质包括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深加工品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受遗传、营养和饲料、饲养环境以及加工贮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是改善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黄色肤色肉鸡的偏爱,养鸡场会通过使用含叶黄素丰富的饲料人为地使鸡胴体(皮肤)着上黄色。含叶黄素较丰富的常用饲料有:黄玉米、苜蓿草粉等。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鸡蛋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效果最为明显。许多人工合成的色素添加在饲料里也可显著改善皮肤着色,如从万寿菊提取的天然叶黄素和人工合成的叶黄素。

此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鱼油、亚麻籽、海藻等可增加猪肉和禽肉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的含量,提高猪禽肉的营养价值。

(五)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家畜本身、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人为因素息息相关。通过开发高品质的饲料、精确设计饲料配方、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改进饲料加工工艺等方法,可以提高家畜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进而减少家畜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二、劣质饲料的危害

(一)影响家畜的营养平衡和机体健康

劣质饲料通常是指不按要求配方和生产,料中含有大量劣质原料、营养含量不足或不合理的饲料。这种饲料由于在原料购买或加工过程中就已经受到污染,不仅营养成分受损,而且很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长时间饲喂劣质饲料不仅影响家畜的营养平衡、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导致家畜大批量生病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有些植物的茎叶有刚毛或带刺,家畜采食这类植物饲料时易被刺伤嘴部、眼部、皮肤、四肢等;棉籽饼粕中含有游离棉酚,游离棉酚在体内有蓄积作用,若经常饲喂则易导致家畜中毒。此外,若经常饲喂被农药污染的饲料也可造成家畜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并且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相当一部分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危害。因此,饲料产品是否卫生安全,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首要条件,是保护人类健康的第一把钥匙。

【教学案例24】蛋白精

“蛋白精”是以三聚氰胺废料、羟甲基羧基氮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类假蛋白饲料。主要成分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属于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塑料和涂料。“蛋白精”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添加在饲料中不仅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甚至对动物产生危害。其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高(可达66%)、价格低,在饲料中掺入少量就可以迅速提高其“蛋白”含量。由于蛋白精多为白色粉末,易被染色,混入原料不易被发现,且只能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才能测出,很多饲料厂在检验饲料原料粗蛋白时受条件所限,常用只能测出含氮量而无法测出氮的来源的凯氏定氮法,这就给一些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配方豆粕为例,蛋白含量43%的普通配方豆粕与蛋白含量46%的中等配方豆粕差价约200元/t,原料商只需要在1t普通配方豆粕中添加7~8kg三聚氰胺就可将其“升级”为中等配方豆粕,而投入成本仅为50~60元。农业部在《饲料添加剂目录》(农业部2013年第2045号公告)中公布了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磷酸二氢铵、缩二脲、异丁叉二脲、磷酸脲、氯化氨、氨水等10种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并仅限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三聚氰胺、羟甲基羧基氮等一类添加物,严禁在任何饲料中添加使用。

提问:1.查处“蛋白精”有何意义?

2.健康养殖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

(二)影响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

劣质饲料会降低畜产品品质,轻者造成经济损失,重者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例如:大量采食蚕蛹或脂肪已氧化变质的饲料,会引起猪背膘变黄色,即黄膘。虽然由饲料引起的黄膘肉在没有其他不良变化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食用,但由于其色泽异常,并容易与黄疸肉相混淆,消费者极为厌恶这种猪肉。乳脂含量是衡量牛奶品质的重要标准,奶牛饲粮精粗比能显著影响乳脂含量,当精料比例加大时,乳脂含量下降,其原因在于乳脂含量显著受瘤胃液中乙酸和丙酸比例的影响,呈线性正相关,低纤维饲粮会减少乙酸的生成,促进丙酸的生成,造成乳脂脂肪酸合成的前体物(乙酸和β-羟丁酸)减少。此外,许多畜产品中抗菌素的残留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粪便、尿液、嗳气是家畜污染环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任何家畜都不可能完全利用从饲料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其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我国畜牧业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处理牲畜粪尿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是直接将粪尿作为肥料释放到土壤中,这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嗳气主要是甲烷,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同时也会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若给家畜饲喂添加违禁药品的饲料或在饲料中含有超量、超范围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大。如在饲料中添加高铜、高锌,虽对仔猪、育肥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但是高剂量的铜、锌会增加动物的代谢负担,并造成土壤中铜、锌的富集,破坏生态平衡。

(四)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劣质饲料由于不能全面提供家畜所需的营养物质,会减缓家畜生长发育速率并降低家畜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加之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家畜大批量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对养殖场来说,其经济效益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饲料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

饲料在生长与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有毒有害因素,其种类很多,目前知道的有50余种。按照饲料的来源、途径、性质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来源划分:天然、次生和外源性有毒有害因素;

2.按照途径划分:饲料加工、饲料储存、饲料污染、饲料配方等;

3.按照性质划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四、提高饲料卫生质量的措施

饲料卫生直接关系到畜产品品质,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饲料卫生观念

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加大对饲料卫生与安全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饲料卫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饲养者和消费者的饲料卫生观念。饲料是动物的“粮食”,饲料的安全卫生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家畜的安全和健康,间接影响人类的卫生和安全;另一方面家畜采食有安全问题的饲料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阻碍畜禽养殖业、畜产品深加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仍将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二)强化立法和执法功能,综合治理

针对饲料安全卫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国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我国自1995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距今已有19年,期间经过多次修订,为我国饲料安全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还颁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饲料卫生标准》、《执业兽医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等。但与迅猛发展的、复杂多样的饲料工业形势及饲料安全卫生问题相比,法律法规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立法立规,同时还要加强饲料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我国虽在2001~2004年启动了“饲料安全工程”,在全国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全价饲料的生产流通环节及养殖场使用环节中,重点对重金属、微量元素、有毒有害物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及其他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含量等指标进行定期抽查,但由于参与环节少,仅仅限于监督监测机构内部使用,没有行业各环节的广泛介入,没有形成信息反馈和循环控制,因而不能达到对饲料安全信息实行全程监控的目的,不具备信息分析决策能力,也不具备预警预报功能。因此,“饲料安全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整体的信息比较通畅的宏观环境,必须加强饲料卫生的监督,强化执法功能,并且严防购进含有霉菌、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严防被污染的配合饲料、混合饲料流入市场。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提高监督检测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饲料安全卫生信息系统。

(三)发挥市场竞争功能,利用经济调节作用

养殖业成本70%来自于饲料,在强手如林的饲料行业中,只有优质的饲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这是广大饲料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前提。饲料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在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主动权,必须要依据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考虑消费者日益严格的消费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是2013年“健美猪”、“速成鸡”、“问题肉”等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消费者信心受到直接冲击,导致畜产品整体消费水平严重降低并长时间处于萎靡状态。广大饲料生产者应意识到,畜牧业已从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饲料产业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保证饲料卫生安全,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开发“卫生、安全、高效”的环保型饲料配方是提高饲料卫生的重要措施。通过科技水平的提高,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来降低或去除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并同时兼顾保持饲料中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降低饲料成本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饲料卫生学研究中极为关注的问题。如利用益生素、益生元、酸化剂、大蒜素等添加剂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可起到代替抗生素的作用;采用微生物脱毒技术,可有效降低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提高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含量。

总之,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了坚决贯彻执行当前已有的法律和规章外,还必须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依靠科技,加速饲料安全理论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研制,健全监管措施,并且发挥市场竞争功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

作者:蒲德伦 朱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