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杏生产技术》 | 项目1 杏生物学特性 任务1.3 杏生命周期性的认识

发布日期:2020-05-26 16:5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知识目标

了解杏主要器官各年龄时期的特点。

能力目标

观察杏各生命周期的特点,掌握周期内各时期管理要点。

基础知识

杏树从种子发芽、生长、结果至衰老死亡的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或年龄时期。了解杏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性,才能利用和控制这些特性,达到早果、早丰、延长经济寿命之目的。

按生长到结果的转变,杏树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幼树期、结果初期、盛果期与衰老期4个年龄时期。

一、幼树期

幼树期从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止,为营养生长阶段,一般为2~5年。幼树期的长短因种和品种、砧木、栽培管理措施、苗木繁殖方法及气候等不同而异。欧洲生态群品种比中亚细亚生态群和华北生态群品种开始结果早。一般嫁接苗开始结果早,在定植后第二年就可开花结果,而实生繁殖的苗木这一时期则需要3~5年。同一品种,山杏作砧木比普通杏的实生苗作砧木的结果早。

杏幼树期的特点是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和树冠扩展迅速,还具有一年多次抽枝的特性。

此期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一方面要为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如供给充足的肥水、深翻扩穴等;另一方面,要在培养树形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轻剪,以增加枝叶量,扩大光合面积,缩短幼树期,提早结果。

二、结果初期

第一次开花结果到有较大的经济产量以前,为生长和结果初期(初果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品种、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不同而异,一般为2~4年。

此期的特点是树体的营养生长仍然很快,树冠迅速向外扩展,接近或达到预定的营养面积,树体骨架基本形成,分枝量增加,结果枝逐年增多,产量逐步上升。

此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是加强土肥水管理,使树冠、根系迅速扩展,以尽早达到最大的营养面积;使各种枝条合理搭配,调整生长与结果的比例,注意培养和安排结果枝组,使产量稳步上升;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树形,为盛果期奠定基础。

三、盛果期

从开始大量结果(形成经济产量)到树体衰老(产量持续下降)的阶段称为盛果期。此期的长短也受品种、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

此期的特点是结果量大,生长缓慢。树冠、根系达到最大范围后,其末端逐渐衰弱,枝条生长量逐年减小。结果部位由树冠中、下部向上部和外围转移,结果枝基部易光秃,内膛枝条衰弱甚至枯死,容易出现上强和外强。同时,树体的营养物质大量供给果实生长,营养消耗大,易造成树体营养物质的供应、运转、分配、消耗和积累之间的不平衡,继而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此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是供给充足的肥水,并注意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避免营养失调。控制花果量,通过修剪及时更新,使生长与结果平衡而稳定,调节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光照,保证年年优质、高产。

四、衰老期

从产量明显持续下降,生长量逐年减小,树体开始衰老,到全株死亡的这一阶段,称为衰老期。

此期的特点是大部分骨干枝光秃,新梢生长细弱,结果枝死亡数量增多,叶量少,根系的更新能力衰退,树体抗逆性降低,产量少且品质差。

此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是在衰老前期,应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由于树势变弱,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对能恢复树势的树,可进行更新复壮,一般经过2~4年可恢复树势,并能恢复结果。如果失去经济价值,可进行全园更新。

五、杏品种生命周期观察及资料利用

(1)选择幼树期、初果期、盛果期、衰老期的代表树若干株。

(2)列表观测以下生长发育指标。

①树体外貌。树冠大小和形状;树皮特征;光照与通风条件。

②枝条。骨干枝角度,新梢年生长量,枝条充实度与节间长度,徒长枝数量,中短枝比例。

③果实品质。大小、风味、色泽。

④病虫害种类。按危害部位观察叶、枝干、果实的病虫害种类。

(3)分析比较各年龄时期。

六、注意事项

(1)观察前根据当地条件确定观察项目,要选择地点、品种、树龄、生长状况有代表性的植株。观察对象应选择典型部位,挂牌标记。

(2)春季萌芽前安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结束后完成作业。如观察的品种多,可分株分人进行。保证每人能观察2~3个树种品种。

(3)利用往年物候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讨论物候期的顺序、重叠、重演现象,试分析其形成原因。观看周年生长录像片。

(作者:亚合甫·木沙 席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