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家畜环境卫生学及牧场设计》 | 第四章 饲料卫生(第三节 饲料中的化学因素对家畜的危害)

发布日期:2020-06-01 18:2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一、含有毒物质的饲料

(一)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料

1.概况

植物体内亚硝酸酶含量高,硝酸还原酶含量低,因此植物体内亚硝酸盐含量很低,而硝酸盐含量很高。一般来说,大多数新鲜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很少,但在干旱或菜叶变黄以后,其含量会增加,少数植物由于亚硝酸酶的活性很低,使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可能较高。硝酸盐主要存在于青绿饲料及树叶类饲料中,如白菜、小白菜、萝卜叶、苋菜、莴苣叶、甘蓝、南瓜叶等,在新鲜的叶菜类饲料中硝酸盐的含量可达2000mg/kg以上。但不同植物种类及同株植物的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也不同。

2.毒性与危害

(1)急性中毒。饲料中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家畜采食后可使血液中的带二价铁的血红蛋白氧化成带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引起机体组织缺氧。当家畜机体内高铁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量的30%~40%时,出现中毒症状;占70%~90%时,引起家畜死亡。本病在猪身上最常见,一般0.5h内发病,表现流涎、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心跳急促、皮肤黏膜青紫色、站立不稳、体温正常或低下,最后抽搐倒地、昏迷窒息而死。马第二,牛次之。牛一般5h后发病,除上述症状外,往往全身痉挛抽搐,口吐白沫,尿频,张口呼吸,步态蹒跚,最后倒地挣扎而死。羊最不敏感,其原因在于高铁血红蛋白能迅速地还原为血红蛋白。此外,同种动物因年龄不同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老幼龄家畜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较成年动物大。

(2)慢性中毒。母畜长期采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饲料后,可引起受胎率降低,并因胎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死胎、流产或家畜不孕;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可降低动物对碘的摄取,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造成甲状腺肿大;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时可使胡萝卜素氧化,从而阻碍VA的形成,有可能引起VA缺乏症;此外,家畜还表现出生长不良、消瘦、精神沉郁等症状。

(3)参与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当饲料中同时存在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或酰胺时,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家畜的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

3.预防措施

(1)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青绿饲料作物品种。

(2)在种植青绿饲料作物时,适量施用钼肥,以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的积累。临近收获或放牧时,控制氮肥的用量,减少硝酸盐的富集。

(3)注意饲料的调制及保存方法。叶菜类青绿饲料应新鲜生喂或大火快煮,凉后即喂,不要小火焖煮久置。青饲料收获后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处,不要堆压和长期放置。如需长时间贮放,应薄层摊开,放在通风良好处,经常翻动,也可青贮发酵。青饲料如果腐烂变质,严禁饲喂。

(4)反刍动物在饲喂硝酸盐含量高的青绿饲料时,要同时提高日粮中易消化糖类的含量,以降低瘤胃pH,抑制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并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氨,从而防止亚硝酸盐的积累。在饲料中添加VA,可以减弱硝酸盐的毒性。

(5)饲喂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减少每次的饲喂量,增加饲喂次数。

(6)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中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规定饲料中亚硝酸盐的允许量见表4.1。

(二)含氰苷的饲料

1.概况

常见含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的饲料有:高粱苗、玉米苗、马铃薯幼芽、三叶草、亚麻籽叶、南瓜藤、木薯和某些果仁(苦杏仁、桃仁、李仁、苹果仁等)等,特别是玉米和高粱收割后的再生苗,经霜冻后危害性最大。氰苷的含量因植物的种类、品种、植株部位、生长期的不同而异,此外还与天气、气候、土壤条件等有关。

2.毒性与危害

氰苷本身无毒,但当富含氰苷的植物饲料被家畜采食后,在胃内酶和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而引起家畜中毒。

(1)急性中毒。氢氰酸能干扰酶对细胞呼吸的氧化过程,使动物呼吸中枢细胞和其他体细胞因为氧被剥夺而停止交换功能,进而发生组织缺氧。又因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提高,进而使动物动脉、静脉血液均呈鲜红色。故可造成家畜细胞内窒息及呼吸和血液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反刍动物一般在采食后15~20min突然发病,单胃动物多在采食后几小时呈现症状,其原因在于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可在瘤胃中将氰苷水解为氢氰酸,而单胃动物体内的氰苷水解过程多在小肠中进行,因此中毒症状出现较晚。氢氰酸中毒病程很短,严重时来不及治疗。主要症状为呼吸快速而困难,呼出苦杏仁味气体,可视黏膜和眼结膜发红,肌肉痉挛,抽搐,腹痛不安,站立不稳,很快窒息而死。中毒多见于牛、羊、猪,常为急性,其次为鸡。

(2)慢性中毒。少量的氢氰酸在体内经硫氰酸酶的作用,可以转化为硫氰酸盐随尿液排出体外。家畜长期摄入含氰苷的饲料,多余的氢氰酸会与碘竞争,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造成家畜甲状腺素合成障碍,代偿性地引起甲状腺肿大,造成动物生长受阻,导致慢性中毒。

3.预防措施

(1)选育低毒品种。不同饲料品种中氰苷的含量不同。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已选育出低氰苷的白三叶饲料品种。

(2)适时刈割。对于含氰苷的饲料植物,应掌握其有毒成分的变化规律,一般应在含量较低时收获,忌用收割后再生的高粱及玉米嫩苗饲喂畜禽。

(3)不宜鲜喂。通过晒干(阴干)或青贮可使氢氰酸挥发而降低含量,在使用时需搭配其他饲料喂给。

(4)脱毒处理。根据氰苷在40℃~60℃温度下最易分解出氢氰酸,而其在酸性溶液中又易于挥发的特点,一般采用水浸泡、加热蒸煮等方法即可脱毒。如亚麻籽饼粕应打碎,用水浸泡后煮熟,煮时可加入适量食醋并敞开锅盖,充分搅拌、放凉,可使氢氰酸挥发而脱毒。

(5)限量饲喂。经脱毒处理后,仍应限制饲喂量,合理搭配其他饲料。如用木薯块根作饲料时,可占饲粮的15%~30%,在配合饲料中以10%为宜;亚麻籽饼粕饲喂单胃动物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最好间歇饲喂。此外需注意的是,当家畜十分饥饿时不宜投喂含氰苷的饲料,且喂后不宜大量饮水。

(6)营养调控。木薯的蛋白质含量低,尤其缺乏蛋氨酸,故木薯用作饲料时,应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搭配,并添加一些蛋氨酸。在含有50%~55%木薯粉的肉鸡饲粮中添加0.25%~0.30%硫代硫酸钠,在含有50%木薯的猪饲料中添加0.2%蛋氨酸,在配合饲料中增加碘的用量也可以取得较好的饲喂效果。

(7)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中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规定饲料中氰化物(以HCN计)的允许量见表4.2。

(三)棉籽饼粕饲料

1.概况

棉籽饼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由于其含有棉酚(Gossypol)、环丙烯类脂肪酸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棉酚主要存在于棉籽胚叶上的色素腺体中,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游离棉酚(Free Gossypol,FG)和结合棉酚(Bound Gossypol,BG)两类,游离棉酚对家畜具有毒性,结合棉酚无毒。棉酚含量约占棉籽饼干物质质量的0.03%,可与许多金属元素作用,例如棉酚可与铁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一反应常用于棉籽饼的脱毒,但仍有少量游离棉酚残留在饼粕中。棉籽饼粕毒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游离棉酚含量的多少。游离棉酚的含量又因品种、栽培环境和制油工艺的不同而异。中国棉籽饼可分为3种:机榨饼、浸出粕和土榨饼,其中浸出粕所含游离棉酚含量最低。

2.毒性与危害

游离棉酚是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细胞、血管和神经的毒物,能够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显著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机能;影响禽蛋品质,使蛋黄颜色变为黄绿色或红褐色;影响蛋白质、铁的吸收以及某些酶的活性;降低棉籽饼粕中赖氨酸的有效性等。棉籽饼粕被家畜摄入后,大部分游离棉酚在消化道中形成结合棉酚,由粪直接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因而临床上常见的棉酚中毒,是由于长期低量饲喂所引起的慢性蓄积中毒,采食后1~30d发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生长抑制;精神沉郁,后肢无力,呼吸困难;先便秘后拉稀,粪便恶臭、呈褐色。动物品种不同,对游离棉酚敏感性也不同。猪、鸡、兔对棉酚敏感,牛、羊等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解毒作用,比较不易中毒。环丙烯类脂肪酸主要引起母禽的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率降低;影响蛋的质量,当蛋贮存时,可使蛋黄黏稠度、蛋白颜色发生改变,形成海绵蛋和桃红蛋。

3.预防措施

(1)选育低棉酚棉花品种。通过选育,可以使棉籽中的棉酚含量降低,但是棉花的抗虫害能力会下降。

(2)限量饲喂,间歇饲喂。游离棉酚含量超过0.1%的棉籽饼应去毒后用作饲料并且小心使用;含量在0.06%~0.08%的机榨或预压浸出的棉籽饼粕,可不经去毒处理,直接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在生长育肥猪、肉鸡饲粮中可占10%~20%,母猪及产蛋鸡饲粮中可占5%~10%。连续饲喂2~3个月,停喂2~3周后再喂。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其他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粉或赖氨酸)、青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喂量。对于种用畜禽,最好不用棉籽饼粕饲喂。

(3)脱毒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硫酸亚铁法、碱处理法、加热处理法和微生物发酵去毒法。其中,硫酸亚铁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在棉籽饼粕中按游离棉酚含量的5倍加入硫酸亚铁去毒喂猪。其原理是硫酸亚铁中的Fe2+能与游离棉酚螯合,使游离棉酚中的活性醛基和羟基失去作用,形成不能被动物吸收的复合物而随粪便排出,从而减少机体对棉酚的吸收量。

(4)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棉仁中游离棉酚含量的食用安全标准为0.02%~0.04%。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8-2001)规定游离棉酚在各种饲料中的允许量见表4.3。

(四)菜籽饼粕饲料

菜籽饼粕又称为油枯饲料,是指以油籽作物(如油菜籽、芥菜籽等)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一类饲料,其含粗蛋白28%~32%,尤其以蛋氨酸含量较多,因此,常利用其作为蛋白质饲料。

1.概况

菜籽饼粕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又简称硫苷(Glucosinolate,GST)或芥子油苷。目前已从数百种植物中发现了120多种硫苷,大多数以钾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油菜、芥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及相关物种中。以油菜为例,其各部分均含有硫苷,以种子中含量最高。

2.毒性与危害

硫苷本身无毒,被家畜采食后,由于芥子酶的作用很快被水解为恶唑烷硫酮(OZT)、异硫氰酸酯(ITC)等一些对动物有毒的代谢物,使菜籽饼粕难以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被加以充分应用。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中毒,对单胃动物的影响比反刍动物大,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站立不稳、腹泻、生产性能降低、生长缓慢、甲状腺肿大,严重者出现“骨短粗病”等。此外,油枯饲料中还含有少量的芥子碱、单宁等,它们有苦涩味,能影响适口性。

3.预防措施

(1)培育低毒品种。培育“双低”“三低”油菜品种是解决菜籽饼粕去毒和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根本途径。“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硫苷和芥酸含量均低的品种。“三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苷、低亚麻酸的油菜品种。

(2)限量饲喂。一定要严格控制菜籽饼粕的饲喂量,未经脱毒处理的饲料最好不要喂,尤其对母畜和幼畜。一般在饲料中的安全限量为:蛋鸡、种鸡5%,生长鸡、肉鸡为10%~15%;母猪、仔猪为5%,生长育肥猪为10%~15%。同时,还应注意油枯饲料的用量应逐渐增加,最好与其他饼粕或动物性蛋白饲料搭配使用。

(3)脱毒处理。菜籽饼粕的脱毒方法中以含水乙醇浸出法、化学添加剂处理法(如硫酸亚铁、烧碱)、发酵法脱毒效果较好。

(4)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中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规定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的允许量见表4.4。

(五)马铃薯饲料

1.概况

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茄碱(Solanine),又名马铃薯毒素、龙葵素、龙葵碱,存在于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中。

2.毒性与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成熟的马铃薯中茄碱含量较低,不会引起中毒。当马铃薯变绿或因贮存不当而发芽、变质、霉烂时,就会产生大量的茄碱,可达0.5%~0.7%,而含量达0.2%即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发炎的作用,可引起胃肠出血;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昏迷、麻痹等神经症状;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消化不良;还有致畸胎作用。以猪最为敏感。

3.预防措施

(1)注意贮存条件。马铃薯应储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条件下,一般储藏温度在4℃左右比较适宜,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发芽。

(2)限制在日粮中的比例。应用马铃薯作饲料时用量不能超过日粮的20%,且饲喂量应逐步增加。最好与其他青饲料混合青贮后再饲喂,但喂量不可过大,不可饲喂妊娠母猪,以防流产。

(3)脱毒处理。发芽、霉烂、变质的马铃薯不宜作饲料,如果要用,应挖去芽眼及附近的皮肉,并将青绿部分削除,煮熟弃水饲喂,煮时加0.5%食醋去毒效果更好。马铃薯的茎叶可采用晒干或用开水浸泡去毒。

(4)严格执行安全标准。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安全标准为200mg/kg。

(六)酒糟饲料

酒糟是酿酒的副产品,因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粗脂肪和B族维生素等,常被用作家畜的饲料。

1.毒性与危害

酒糟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未变质的酒糟若调配不当或饲喂过多,即可引起中毒。久贮的酒糟中不仅乙醇含量高,而且经发酵酸败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醋酸、乳酸、酪酸)和杂醇油(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等有毒物质。此外,由酿酒原料的霉败以及酒糟的贮存保管不当而引起的发霉变质,又可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当家畜长期或突然大量采食后,极易发生中毒,以猪、牛中毒最为常见。

酒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食欲减少,腹痛,腹泻,随后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不安,易跌倒,四肢麻痹,体温下降,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一般呈现消化不良,便秘或拉稀,肝炎、皮炎、皮疹,骨质疏松,牙齿松动或脱落,孕畜流产等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2.预防措施

(1)存放酒糟时间不宜过长,应尽量新鲜饲喂,大量存放时应干燥后加盖塑料薄膜隔绝空气,以防止霉变。有条件时也可作青贮。

(2)饲喂酒糟的最适温度为25℃~30℃。冬季使用酒糟,应进行预热处理,禁止直接饲喂家畜。

(3)控制饲喂量。不能单一地以酒糟作为饲料,最好与其他饲料(如玉米、尿素、干草等)搭配使用,逐渐增加饲喂量,一般不超过饲粮的20%~30%。猪饲喂量不得超过日粮的1/3,以20%~25%为宜,母猪不超过15%,仔猪不超过8%。牛饲喂酒糟最适体重为250kg,日喂量为白酒糟10~15kg,啤酒糟20~30kg。

(4)轻度酸败的酒糟可用0.1%~1%石灰水搅拌浸泡1h以上,以中和其中的酸败物质,处理后的酒糟最好与新鲜酒糟混喂,同时应注意观察食用后是否出现异常反应。严重发霉腐败酒糟应废弃。

(5)长期饲喂酒糟时,应补充含钙多的矿物质饲料。

二、日粮中某些成分添加或使用不当的危害

(一)食盐喂量过多的危害

1.概况

钠和氯是家畜必需的营养素,植物性饲料中一般含钠和氯数量较少,为了增加日粮中的适口性,提高家畜胃肠兴奋度,在饲料配制过程中常以添加食盐的方式补充钠元素和氯元素。但是,食盐如果饲喂量过多,会引起家畜食盐中毒。食盐中毒发生的原因通常为:超量添加,动物饮水不足,食盐混合不均匀,使用食盐含量高的劣质鱼粉,机体缺乏钙、VE及含硫氨基酸。此外,大量喂给畜禽酱油渣、食堂残羹及腌肉、腌菜后的废水等也可引起食盐中毒。

2.毒性与危害

(1)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口渴、流涎、口腔黏膜发红、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先兴奋后抑制的神经症状,如肌肉震颤、阵发性惊厥、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最后肢腿麻痹、倒地、昏迷等。猪发生食盐中毒时,神经组织和脑膜中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

(2)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机体脱水,躯体僵硬,逐渐消瘦,贫血。

各种动物对食盐的敏感性很不一致。食盐中毒以猪、鸡最敏感,特别是仔猪和雏鸡,其他动物也有发生,对食盐的敏感顺序为猪>禽>马>牛、绵羊。家畜食盐中毒量见表4.5。

3.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食盐添加量,并与其他饲料混合均匀。食盐的用量,猪、禽一般可占日粮干物质的0.5%,马、牛、羊等草食动物可占1%。

(2)保证家畜充足、新鲜的饮水供应。

(3)在饲喂富含食盐的加工副产品时,也应将其含盐量计算在内。

(4)治疗时若使用含钠药品应严格掌握用量。

(5)严格执行饲料安全标准。我国配合饲料中食盐的允许添加量见表4.6。

(二)尿素饲喂不当的危害

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被认为是反刍动物养殖业的重要发展,但它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毒性与危害

尿素含氮量为46%,是一种农业速效氮肥,当大量误食,饲喂方式不当,饮水时间不当,饲喂日粮品质太差,日粮中有含脲酶多的饲料(如生豆饼、苜蓿籽)时即引起尿素中毒。

基于动物利用尿素的机理,尿素中毒多见于牛羊,少见于其他动物。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吃、反刍停止、肌肉震颤、呻吟,继而站立不稳,呼出气体有明显的NH3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肌肉强直性痉挛等。

当动物摄入过量的尿素,瘤胃的pH升到11左右时,脲酶活力旺盛,瘤胃微生物通过脲酶将尿素水解产生大量的氨,氨通过瘤胃壁被吸收进入血液,并进入肝脏,当进入肝脏的氨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门静脉血液中的氨即渗过肝脏进入外周血液中。当外周血液中的氨超过一定量(2mg/100mL)时,即出现中毒症状。

2.预防措施

(1)加强尿素管理,防止误食或偷食。

(2)控制饲喂量。一般添加量控制在日粮总量的1%以下或精料的3%以下,成年牛1d用量以100g为宜,最多不超过150g,羊不超过30g,奶牛日粮中天然饲料提供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0%~12%之间,否则影响尿素的添加效果。

(3)严禁将尿素单独饲喂或溶于水中饮用,应在饲喂尿素3~4h后饮水。

(4)尿素不应和脲酶含量高的生大豆、生豆粕等配合使用。在饲喂尿素的同时应给予富含糖类的饲料以保证瘤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和矿物质的均衡。可先用糖蜜将尿素稀释或用精料拌尿素后再与粗料拌匀,还可将尿素加到青贮原料中青贮后一起饲喂。

(5)饲喂时应有3周的过渡期,逐日添加至限量,同时搅拌均匀,且一天的喂量要分多次饲喂。

(6)产奶量高于27kg以上的奶牛、未断奶犊牛日粮中严禁添加尿素。在动物饥饿或空腹状态时也不能饲喂尿素,否则最易引起中毒。

(三)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的危害

1.概况

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二是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抗生素、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调味剂等。在使用添加剂时,应根据畜禽种类、生长阶段、健康状态、饲料结构以及饲养环境等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不要盲目乱用。

2.毒性与危害

在实际饲料生产中,过量使用或不经过科学配比使用饲料添加剂,不但会引起畜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还可引起中毒、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破坏生态环境,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维生素A添加过多会造成妊娠母猪中毒,早期可引起胚胎死亡,后期会造成胎儿畸形,母畜繁殖能力下降;牛、羊饲料中四环素类添加量过大会引起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反刍停止、腹泻或便秘,母羊产后可发生截瘫。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会引起猪肉的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3.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替代品的研发、控制用量、控制种类、合理配方、交叉使用、规定停药期等方法可有效预防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的危害。

三、农药、化肥污染饲料的危害

(一)农药污染

1.概况

从饲料卫生角度考虑,农药对饲料原料的污染分为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直接污染是农药使用后,或多或少地在饲料上残留。间接污染是施用农药时,一部分落入土壤中被植物根部吸收。再加上使用农药的方法不合理,这样的饲料被家畜采食后会在家畜体内积累并在畜禽产品中残留,引起有机氯制剂、有机磷制剂、有机汞制剂、砷制剂、氨基甲酸酯农药、除草剂等中毒。

2.预防措施

(1)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用和限制施用部分剧毒和稳定性强的农药,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来逐步代替毒性较高、残留期较长的农药。

(2)加强农药的保管和使用。严禁乱放用农药处理过的种子和配好的溶液,妥善保管配制和喷洒农药的器具。

(3)严格用法用量、掌握使用方法。农药的残留量随施用量、浓度和施用次数的增加相应地增加。乳剂的残留量较多,残留期也较长,可湿性粉剂的水悬液次之,粉剂最弱。喷雾在农作物上的残留量比喷粉的多。喷洒农药最好在早晚无风时进行,喷洒过农药的地方应标记“有毒”标志。接近作物的收获期应停止施药。

(4)严禁家畜到刚施过农药的场地放牧采食。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安全间隔期为两周,其中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药剂如马拉硫磷、敌百虫、敌敌畏等为7~10d,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药剂如乐果为10~14d。

(二)化肥中毒

1.概况

化肥对家畜产生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用含硝酸盐过多的谷物、牧草等引起。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饲料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这种饲料被家畜采食后,在动物体内硝酸盐经微生物作用可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从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严重者可致死亡。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刺激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如胃癌、肝癌。此外,施用过多的磷肥会使饲料中铁与锌含量减少,家畜食用后,往往造成铁、锌营养缺乏性疾病。

2.预防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合理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推行施肥新技术,研制新型无污染肥料,加强水肥管理,实施控水灌溉,培育高产高效低积累硝酸盐的饲料品种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化肥中毒。

四、有毒植物中毒

(一)分类

饲料中有毒植物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非食用部位有毒

有些作为饲料的植物可食部位无毒,但非食用部位有毒,食入这些部位可引起中毒。如蔷薇科中的多种果木,杏、苹果、桃李等,其种仁、叶、花芽、树皮等多含氰苷,食入种仁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情况很多。

2.在某个特定的发育期有毒

有些食用植物在某些发育期有毒,如麦类在幼苗期含氰苷,未成熟的蚕豆和发芽的马铃薯也都含有有毒成分。

3.含有毒成分,经加工可除去毒性

如富含淀粉的木薯含有一些有毒成分,经水浸、漂洗等方法处理后,可以食用,但不经加工生食或处理不彻底均可引起中毒;菜籽油、棉籽油等必须经过炼制以除去毒蛋白、毒苷、棉酚等成分。

4.含有微量有毒成分,大量食用时中毒

含有微量氰苷或硝酸盐的饲料在一般条件下无毒,但腐败后给家畜食用或大量单独连续食用,能造成中毒。

(二)中毒原因

有毒植物多数有特殊的气味且适口性差,一般来说,当地家畜对其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会主动采食。发生有毒植物中毒多是因为以下原因:

1.草场环境恶化,有毒植物泛滥。

2.外来有毒植物物种的入侵,形成优势物种。

3.不了解草场情况,动物集中放养在有大量有毒植物生长的地区。

4.放牧压力过大。

5.季节变换,可食牧草减少,而多数有毒植物叶绿期较长。

(三)中毒症状

我国有毒植物约有1300种,分布于140科。植物毒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大致可分类为:非蛋白氨基酸类、肽类、生物碱类、萜类、苷类、酚类及其衍生物、无机化合物和简单有机化合物类。由于每种有毒植物的化学成分不同、采食有毒植物的家畜种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因此其中毒的症状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可引起急性、慢性、功能性障碍及器质性损伤,遗传致突变、癌变、畸胎等。

【教学案例26】醉酒的肥猪

王某家位于四川山区,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家里饲养了几头母猪希望能够填补家用。“五一”放假回家期间,王某见后山上草木茂盛,便上山割了很多草回家喂猪。谁知家里几头母猪吃食后不到半个小时便出现异常情况,好似醉酒。于是王某赶紧请来村里的兽医帮忙看病,根据病猪的症状:精神沉郁好像醉酒,独自站立一旁或卧地不起,行走摇摆不稳,两后肢瘫痪,并伴有流涎、呕吐,初步判定是食物中毒。进一步检查给猪喂的饲料之后断定是闹羊花中毒。兽医立即给病猪服用催吐药吐出食物后,病状开始减轻,一天以后恢复正常。

提问:1.常见的中毒植物有哪些?

2.从哪些方面可以预防家畜植物中毒?

3.发生家畜植物中毒后应该怎样处理?

(四)预防措施

1.合理放牧和轮牧

通过控制放牧期、及时隔离饲养,在有毒植物危害较严重的地区采用围栏轮牧,建立有毒植物低密度区域,可减少或消除动物接触有毒植物的概率。

2.适时刈割

有毒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毒成分含量不同,在有毒成分含量低时进行收割或放牧能使有毒植物得到有效利用。

3.利用物种竞争和生物控制

如Ralphs等研究表明盲椿象能有效减少高飞燕草中有毒生物碱含量,降低家畜采食高飞燕草中毒的风险;美国有毒植物研究所研究表明,冷季型草能与蛇草、早雀麦、禾本科野草形成竞争,抑制其疯长。

4.避食训练

氯化锂是最常用的避食剂,Ralphs等用添加有氯化锂的疯草饲喂牛,成功避食绢毛棘豆超过3年。Pfister等给10匹马胃管投服190mg/kg BW氯化锂,大部分马对疯草产生强烈而持续的避食。

(作者:蒲德伦 朱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