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四 旱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任务3 薯类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

发布日期:2020-06-01 18:2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四、甘薯软腐病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病,为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常在贮藏期发生腐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1.症状识别

薯块染病后,初期组织软化,淡褐色,后期变为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常呈大片组织湿腐状腐烂,皮层破裂处流出黄褐色汁液,病情扩展迅速,2~3d后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霉状物顶端布满黑色球状小点。发病严重时引起全窖甘薯腐烂,后期病薯失水干缩成僵薯。

2.发病原因

病原菌为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属接合菌亚门根霉属真菌。菌丝初无色,后变为暗褐色,形成匍匐根,无性态由根节处簇生孢囊梗,直立,暗褐色,顶端着生球状孢子囊1个,囊内产生很多暗褐色圆形孢子,单胞,由匍匐根的根节处又形成孢囊梗;有性态产生黑色接合孢子,球形表面有突起。

3.发病规律

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越冬,由伤口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发病适温为15℃~25℃,相对湿度为76%~86%;气温为29℃~33℃,相对湿度高于95%不利于孢子形成及萌发,但有利于薯块愈伤组织形成,因此发病轻。

该病菌的腐生能力较强,分布极为广泛,寄主范围也较广,除甘薯外,还可为害多种作物的果实、花和贮藏器官。病原菌以孢子囊经气流及农事操作等传播,一般从薯块端部或其他部位的伤口侵入。侵入后,病菌产生的果胶酶、淀粉酶及纤维素分解酶,分解细胞中胶层及其他成分,使组织瓦解、腐烂。病害的发生与薯块的生活力强弱关系密切,薯块本身生活力旺盛,病害不会发生,只有薯块受冻后,生活力降低,病菌才容易侵入。薯块伤口多,带蔓贮藏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4.防治技术

(1)适时收获,防止薯块受冻害。一般甘薯在15℃以下即停止生长,9℃以下会遭受冻害,因此收获期应掌握在旬平均气温为14℃~15℃时为宜,霜降前收获完毕,当天收获当天入窖,以免夜间遭受冻害。

(2)精选种薯入窖。凡带病、虫、伤及受冷冻害薯块应严格剔除,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保证贮藏质量。

(3)选好窖址,做好旧窖消毒。提倡用新窖,旧窖要清理干净,或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必要时用硫黄熏蒸,用硫黄15g/立方米。消毒时应密闭2d,然后通气使用。

(4)加强贮藏期管理。应根据不同窖型掌握好窖内温度、湿度及通气情况,甘薯入窖初期的15~20d内,薯块呼吸作用强,湿度大,应敞开窖门,散去水分,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之间,应封闭窖门,冬季保持恒温,必要时应加覆盖物保温。春季气温回升后,随气温变化逐渐开窖通风,防止后期病害发生。

五、马铃薯瓢虫

1.发生及为害情况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又称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甲科。其寄主为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豆类、瓜类及龙葵、小蓟、灰菜、野苋菜等,以马铃薯、茄子受害最严重。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北方地区发生严重。

成虫和幼虫都为害,主要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上形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仅留叶脉及上表皮,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灰黑,甚至引起植株全株死亡。被害果实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逐渐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2.形态识别(见图4-3-3)

(1)成虫。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生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两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的3个黑斑与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

(2)卵。体长约1.5mm,弹头形,初产时鲜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有纵纹,常20~30粒直立排在叶的背面。

(3)幼虫。老龄幼虫体长约9mm,纺锤形,鲜黄色。头部淡黄色,口器及单眼黑色,体表生有整齐的黑色枝刺。

(4)蛹。体长约7mm,呈椭圆形,淡黄色,全体密生棕色细毛,背面隆起,有较深的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3.发生规律

马铃薯瓢虫在北方每年发生两代,在南方每年发生3~6代,均以成虫群集在背风向阳的石缝内、树皮下、墙壁及篱笆等处越冬。越冬成虫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16℃以上时开始活动,20℃时则进入活动盛期,初活动成虫一般不飞翔,只在附近杂草上取食,到5~6d才开始飞到周围马铃薯田间。成虫多产卵于叶背,一般每个卵块有卵粒20~30粒,竖立于叶背,每头雌虫可产卵近400粒。成虫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常假死坠地,并分泌有特殊臭味的黄色液体,幼虫共4龄,老熟的幼虫在原株的叶背、茎或附近杂草上化蛹。

影响马铃薯瓢虫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夏季高温,28℃以上卵即使孵化也不能发育至成虫,因此马铃薯瓢虫实际是北方的种群,过热的南方没有分布。马铃薯瓢虫食性虽然很杂,但其成虫必须取食马铃薯叶片后才能正常产卵,因此其发生情况与马铃薯的栽培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田间马铃薯受害轻重也有差别,一般株行距较小、枝叶繁茂、较荫蔽的田块受害较重。山地或靠山,或周围荒地较多的地区,常有发生,且较重。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收获后集中残株,深埋或烧毁,消灭卵和幼虫,降低虫源基数;根据卵块颜色鲜艳、容易发现的特点,结合农事活动,人工摘除卵块;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拍打植株,用盆接住坠落的虫,集中杀灭。

(2)化学防治。当田间卵孵化率达15%~20%时,抓住幼虫分散前的有利时机用药剂防治。可选用灭虫灵II号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0%菊马乳油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药液要均匀喷到叶背和叶面。

六、马铃薯块茎蛾

1.发生及为害情况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又名洋芋蛀虫、烟潜叶蛾,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其在田间的为害可使马铃薯产量减少20%~30%,而在4个月左右的马铃薯贮藏期中为害率可达100%,其为害极大地阻碍了马铃薯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其寄主种类很多,主要为害茄科植物,其中以马铃薯、茄子、烟草等受害最重。

该虫为害马铃薯、烟草等植物叶片时,以幼虫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叶肉,叶片被害初期,出现线形隧道,以后叶肉被食尽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嫩茎、叶芽也被害枯死,幼苗可全株死亡。在田间和贮藏期间可钻蛀马铃薯块茎,造成弯曲的隧道甚至整块被蛀空,蛀孔外有深褐色粪便排出,致使马铃薯块茎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失去食用或种用价值。

2.形态识别(见图4-3-4)

(1)成虫。体长5~10mm,灰褐色,稍带银灰色光泽。触角丝状,下唇须3节,向上弯曲超过头顶。前翅狭长,中央有4~5个褐斑,缘毛较长;后翅烟灰色,缘毛甚长。

(2)卵。椭圆形,微透明,长0.5mm,初产时为乳白色,孵化前变为黑褐色。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1~13mm,空腹幼虫体呈乳黄色,为害叶片后呈绿色。老熟时背面呈粉红色或棕黄色。

(4)蛹。长5~7mm,初为淡绿色,后为黑褐色。第10节腹面中央凹入,背面中央有一角刺,末端向上弯曲。茧灰白色,外面黏附泥土或黄色排泄物。

3.发生规律

在西南各地一年发生6~9代,以幼虫或蛹在枯叶内或贮藏的块茎内越冬。1月平均气温高于0℃地区,幼虫即能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4月出现。田间马铃薯以5月及11月受害较严重,室内贮藏块茎在7~9月受害严重。成虫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脉处和茎基部,薯块上卵多产在芽眼、破皮、裂缝等处,每头雌虫产卵150~200粒。幼虫孵化后四处爬散,吐丝下垂,随风飘落在邻近植株叶片上潜入叶内为害,在块茎上则从芽眼蛀入。

4.防治技术

(1)植物检疫。认真执行检疫制度,不从有虫区引进马铃薯。

(2)人工捕捉幼虫、诱杀成虫。发现薯块新鲜虫粪便找出幼虫进行挑取,随即杀死。以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贮藏期薯块用80%敌敌畏乳剂350~400mL/立方米进行熏蒸96h,对3龄前幼虫致死率达95%~100%,蛹、成虫达80%左右。

七、甘薯麦蛾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又名甘薯卷叶虫,属鳞翅目,麦蛾科。目前我国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且以南方各地发生较重。

甘薯麦蛾主要为害甘薯、蕹菜、月光花、牵牛花等植物。

以幼虫为害,幼龄幼虫剥食叶肉,但不卷叶,幼虫稍大后,可以吐丝将叶卷起,幼虫在卷叶内啃食一面表皮和叶肉,留下另一面表皮,呈薄膜状,并将粪便排在卷叶内。此外,幼虫还能食害幼芽、嫩茎和嫩梢。发生严重时,大量叶片被卷缀,叶肉几乎被食尽,整片地呈现“火烧”现象,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

2.形态识别(见图4-3-5)

(1)成虫。体长5~7mm,翅展15~18mm,体黑褐色。前翅狭长,暗褐色或锈褐色,中室内有两个黑色小点,翅外缘有5个的小黑点。后翅较宽,淡灰色,缘毛较长。

(2)卵。长约0.6mm,椭圆形,表面有细的纵、横脊纹,初产时为灰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近孵化前一端出现小黑点。

(3)幼虫。老熟时体长18~20mm,头稍扁,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具暗褐色倒“八”字形纹。中胸至腹部第2节背面黑色,以后各节乳白色,亚背线黑色,第2~6腹节每节两侧各有1条黑色斜纹。

(4)蛹。体长7~8mm,纺锤形,黄褐色。头钝尾尖,体上被细毛。臀棘末端有钩刺8个,呈圆形排列。

3.发生规律

甘薯麦蛾发生世代数因地区不同而异,我国从北到南1年发生3~9代。在北方以蛹在残株落叶中越冬,而在南方以成虫在甘薯枯叶下、杂草丛中以及屋内阴暗处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食花蜜。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次日晚产卵。大多数产卵于叶脉之间,少数产卵在嫩芽、嫩茎上,每头雌虫平均产卵100多粒。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2龄开始吐丝卷叶,3龄后食量增加,一条幼虫可卷食多片薯叶。4龄之后可将整叶对卷。啃食光叶肉或叶片。被害叶片大部分呈灰色薄膜状或斑枯状,也有被食成较大孔洞的。田间幼虫密度大时,呈火烧状团块。4龄之后的幼虫行动疾速活跃,触之即跳跃逃离,此阶段转叶为害频繁,一日当中可转叶3~6次。所以有时见田间卷叶甚多,但其内大多数是空苞,即为高龄幼虫频繁转叶取食之故。

高温低湿是甘薯麦蛾严重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气温25℃~28℃、相对湿度60%~65%的条件下,发育繁殖最为旺盛。甘薯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不同,一般叶片肥厚的品种比叶片薄的品种受害重。甘薯麦蛾的天敌有步甲、茧蜂、白僵菌等,对其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残株落叶,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田园内初见幼虫卷叶为害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

(2)化学防治。应在幼虫发生初期施药,喷药时间以16:00~17:00为宜,此时防治效果较好。首选药剂以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此外,甘薯田可选用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500~20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蕹菜上选用20%除虫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600倍液喷雾,效果均较好。

任务实施

(1)结合教师讲解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识别薯类作物常见病虫害种类并能描述诊断要点。

(2)随机选择种植甘薯的地块,调查害虫发生的种类、为害情况及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3)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认真撰写实训报告。

项目学习评价表

练习题

1.选择1~2块马铃薯田或甘薯田,调查其病害发生种类、发病率及为害情况,撰写田间调查报告。

2.马铃薯病毒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治?

3.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4.区分甘薯黑斑病和软腐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

5.选择1~2块马铃薯田或甘薯田害虫发生种类及为害情况,撰写田间调查报告。

6.依据马铃薯主要害虫发生种类及为害情况制订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作者: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