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五 油料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任务3 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30 17:2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花生主要病虫害的诊断要点并能识别,了解其发病规律;能够制订合理的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能根据本地花生病虫害发生种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关知识

一、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叶部斑点类型病害的统称,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是常见的叶斑病,花生网斑病是我国花生产区的新病害。花生叶斑病分布于全国各花生产区,但以花生集中产区发病较重。受害叶片的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下降,造成早期落叶,影响干物质积累和荚果的成熟,一般导致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

1.症状识别

这三种病害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柄、托叶、果针、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

(1)黑斑病。叶片受害后,初生褐色针头大小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直径1~5mm,病斑逐渐由浅褐色变成深褐色,叶背面与正面病斑的颜色相似。叶片正面病斑周围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病斑背面有许多黑色小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病菌分生孢子座。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上能产生一层灰褐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张叶片上有时产生几十个病斑,有时几个病斑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茎秆与叶柄上的病斑呈椭圆形,黑褐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茎秆变黑枯死。

(2)褐斑病。叶片受害后,初为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直径4~10mm。叶尖、叶缘病斑形状不规则,颜色较黑斑病浅,叶正面病斑茶褐色或暗褐色,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初期病斑周围产生明显的黄色晕圈,背面不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褐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在同一叶片上,多个病斑可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使叶片枯焦脱落,仅留顶端几片新叶,茎秆与叶柄上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稍凹陷。

(3)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中期,为害叶片。叶片病斑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网斑型,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星芒状小黑点,后扩大为边缘网状,不规则而模糊的黑褐色病斑,直径2~5mm,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引起坏死,不损害栅栏组织;另一种是污斑型,病斑较大,直径7~15mm,近圆形,黑褐色,病斑边缘较清晰,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较小,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2.发病原因

(1)黑斑病。病原为球座尾孢菌Cercospora personata Berk et Curt,属半知菌亚门球座尾孢属。该菌子座主要产生于叶斑背面,半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褐色,不分枝,短粗,0~2个膈,上部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圆筒状,短粗,褐色,膈少,多数为3~5个。

(2)褐斑病。病原为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属半知菌亚门花生尾孢属。该菌子座主要产生在叶斑正面,暗褐色,不明显。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黄褐色,不分枝,较细长,0~2个膈,上部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倒棍状或鞭状,细长,无色或淡褐色,膈多,多数为5~7个。

(3)网斑病。病原为花生茎点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et Boerema,属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该菌的分生孢子器黑色,近球形,埋生或半埋生于病组织中,具孔口;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哑铃形,多双胞,少数单胞、3胞或4胞。

3.发病规律

三种病害的侵染循环基本相似,病菌均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内越冬,未腐烂病组织内的分生孢子也能越冬,并成为来年初次侵染的来源。翌年,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团即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到花生上。分生孢子在22℃~23℃时经过2~4h后即可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或从气孔侵入。

病菌潜育期长短因温度而异,22℃~23℃时3~4d出现症状,在低温条件下潜育期要延长到15~30d。在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最易产生分生孢子。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0℃或高于37℃则停止生长发育。病原菌对湿度要求较高,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花生生育前期发病轻,后期发病重;幼嫩器官发病轻,老龄器官发病重,三种病害发生高峰均在收获前20~30d。

品种抗病性表现为,直立型品种较蔓生型与半蔓型品种抗病,叶形小、叶色深绿的品种较叶形大而叶色浅绿的品种抗病。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生荒地发病更轻;基肥充足发病轻,瘠薄地或植株生长弱的地块发病重。

4.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花生品种对叶斑病、网斑病的抗性差异较大,一般直立型较蔓生型品种抗病,叶形小而叶色深绿的品种较叶形大而叶色浅绿的品种抗病,叶片厚、气孔直径小的品种抗病性好。应结合本地的种植习惯,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

(2)清除菌源。冬前或早春深耕深翻,将部分生土翻到地表,全面覆盖地面,将越冬病菌埋于地表10cm以下,可以明显减少越冬病菌初侵染的机会。清除田间病残体,播前清除所有田间花生秸秆,做牲畜饲料,或深埋沤肥,防止产孢。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特别是施足有机肥,可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病株率为20%时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病害减轻,一般可增产15%~20%。可用1:2:(150~200)的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一般每隔10~15d喷药一次,连喷2~3次。如果天气干旱,病害停止发展,喷药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由于花生叶面光滑,在喷药时,可适当加入黏着剂,防治效果会更好。

二、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是重要的花生细菌性病害,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面积发生。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面积在30万公顷以上,在花生主产区,一般青枯病发病率为10%~30%,重发生田的发病率为50%~100%,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

1.症状识别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苗期发生极少,其为害症状表现在成株期地上部和维管束,因此,必须结合地上部、维管束的发生症状和细菌病征来判断。一般在花生初花期最易感病。病株初期,在地上部主茎顶梢第一片和第二片叶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晚上和早晨往往可以恢复。1~2d后,早晚也不能恢复,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很快凋萎下垂。叶色暗淡,凋萎叶片的叶绿素尚未被破坏,叶片无光泽,但仍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

病株易拔起,地下部先从主根尖端开始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以后向上扩展,最后全根腐烂。果柄、果荚亦呈黑褐色湿腐状。解剖根或茎部,可见维管束尤其是导管部分变为淡褐色至黑褐色。横截较嫩的病茎,保湿下用手稍加挤压,可见截面上污白色细菌菌脓溢出。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这显然与真菌性萎蔫不同,此乃确诊该病的可靠依据。从发病到整株枯死,一般需7~15d,严重时,2~3d可全株枯死。

2.发病原因

该病的病原物为细菌,属于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macearum E.F.Smith。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钝圆,具有极生鞭毛1~3根,无芽孢和荚膜,革兰氏阴性菌。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3℃。生长温度为10℃~40℃。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为pH6~8,最适pH为6.6。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并能存活5~8年,在病株残体带菌杂草、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和粪肥中也可存活,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及农事活动传播。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及自然孔口侵入寄主,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病菌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蔓延,使导管堵塞,并分泌毒素引起植株中毒,产生萎蔫和青枯症状。病菌还可进入皮层与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使之崩解腐烂。腐烂组织中的病菌,可渗出到土壤,通过流水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潜育期在适温30℃以上为4~5d。

该病发生主要受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和耕作栽培的影响。青枯病菌喜高温多湿,当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病害开始发生。高温多雨,特别是时睛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该病。土层浅薄,保水保肥力差的粗沙土或通透性差的黄黏土,皆有利于发病。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品种、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

4.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引种、试种,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品种,如天府16号、天府11号、中花2号、中花6号、粤油256鲁花3号等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花生青枯病发生为害的最有效措施。不能进行水旱轮作的地方,可选用免疫性作物,如旱稻、小麦、玉米、甘薯、甘蔗等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轮作年限视病情轻重而定,轮作周期越长,发病率越低。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深翻、严整土地,或引水浸田(时间越长越好);改良土壤,在播种前,每亩土壤施石灰、草木灰50kg、过磷酸钙20~30kg,调节土壤pH,使土壤呈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长。降低发病率;合理施肥,以增施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复合肥为辅;注意田间卫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拔除后,撒生石灰消毒。病株应带出田间,集中深埋或销毁。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对病穴及相邻健株的花生基部,灌药液300mL,7~10d灌一次,共3~4次,可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等。

三、花生根结线虫病

1.发生及为害情况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为花生根瘤线虫病或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花生产区都有发生。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花生播种半个月后,当主根开始生长时,线虫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癭(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直径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在根茎、果柄和果壳上有时也能形成根结。由于根部组织受到破坏,致使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叶片早期脱落,病株开花迟,结果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2.形态识别(见图5-3-1)

...

该病由植株寄生线虫引起。该寄生线虫为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科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其特点是雌雄虫体异型。一般认为,侵染花生的根结线虫有3种: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 Neal、北方根结线虫M.hqpla Chitwooa、爪哇根结线虫M.jawanica Treub。国内主要是前两种,主要从雌虫形态上区分。

线虫的整个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卵肾脏形,黄褐色,刚产的卵是包在卵囊内的,卵囊胶质,不规则,具有保护作用。幼虫期发育蜕4次皮,5个龄期成为成虫,1~2龄都是线形,1龄幼虫在卵内,出卵壳后为2龄幼虫,2龄幼虫开始侵染。3~4龄雌雄虫体体形分化,雄虫仍是线形,雌虫由辣椒形逐渐发育成洋梨形。

3.发生规律

线虫以卵在卵囊内和幼虫在根结内、果皮上随病根和病果壳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春季平均气温为10℃~12℃时,卵开始发育为1龄幼虫,2龄期开始侵入花生幼根,共蜕4次皮,变为5龄幼虫,后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1年发生3~4代,条件适宜20~30d可完成1代,线虫侵入土壤的温度为11℃~34℃,最适温度为20℃~26℃,最适土壤湿度为70%,土壤水量在20%以下和90%以上不利于侵入。

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有明显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生出苗后的21~31d,第1个高峰期正值花生大量新根增长期,第2个高峰期正值第2代幼虫在土壤中虫口密度增长期。线虫主要分布在40cm土层内,在沙土地平均每天移动1cm。

病原线虫可借病果及混有病株残体的粪肥近距离传播,也可借农具、人畜、地面流水近距离扩散。一般重茬田、肥力低的沙土地发生严重;管理粗放、杂草多的地块发病重;连作病重,轮作病轻;沙壤土病重,黏壤土病轻;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春播病重,夏播病轻;干旱年份发病重,多雨年份发病轻。

4.防治技术

(1)严格植物检疫。花生根结线虫是检疫对象。加强检疫工作保护无病区,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果确需调种时,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在调运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2)农业防治。轮作倒茬,与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明显;收获时清除病根,并将病土犁翻、暴晒,可减少线虫数量,病株病根病果要集中处理,清除田内外杂草寄主;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水,改善灌溉条件,修建排水沟,忌串灌,防止水浇传播。

(3)化学防治。播前沟施或穴施5%的神农丹2~3kg/666.7平方米或3%的线虫绝杀60~90kg/666.7平方米。沟施方法:春耕时顺犁沟均匀施入,并立即覆土,以免药剂挥发而降低药效。穴施方法:药剂加细土25kg/666.7平方米制成毒土施入穴内,覆土后播种;播种要分层播种,防止药害。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6~1kg/666.7平方米,或10%益舒丰颗粒剂2~3kg/666.7平方米,沟施或穴施。

任务实施

(1)结合教师讲解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识别花生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特征。

(2)选择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调查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为害情况及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3)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认真撰写实训报告。

项目学习评价表

...

练习题

1.花生叶斑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2.调查当地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3.查阅相关资料,比较虫瘿与根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