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七 农田杂草、软体动物及鼠害防治技术(任务2 常见农田软体动物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06 12:1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棉花农田软体动物的识别要点,了解其发生规律;能够制订合理的农田软体动物综合防治方案。

相关知识

一、蜗牛类

为害农作物的蜗牛主要有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和灰巴蜗牛B.rawvida(Benson)两种,均属于软体动物门,巴蜗牛科。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均为多食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豆科、十字花科蔬菜棉、甘薯、水稻、玉米、油菜、花卉、林木和果树等作物。近年来,这两种蜗牛在四川、重庆等地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

蜗牛对农作物的为害主要表现是幼贝取食叶肉,稍大后利用其舌面上的尖齿刮食农作物叶、茎,形成缺刻、孔洞,或刮食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是多种农作物苗期的重要有害生物。蜗牛爬行在植株上留下的黏液及排泄的粪便,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大幅减产和品质变劣。

1.形态识别

(1)同型巴蜗牛。贝体形与颜色多变,扁球形,黄褐色至红褐色,具细致而稠密生长线,贝壳高约12mm,宽约15mm,有5~6个螺层,底部螺层较宽大,螺旋部低矮。贝壳壳质厚而坚实,螺顶较钝,螺层周缘及缝合线上常有1条褐色线,个别没有。壳口马蹄状,口缘锋利,脐孔圆形,头上有两对触角,上方1对长,下方1对短小,眼着生其顶端。头部前下方着生口器,体色灰色,腹部有扁平的足。幼贝形态与成虫相似,但体型较小,外壳较薄,淡灰色,半透明,内部贝体乳白色,从壳外隐约可见。卵球形,0.8~1.4mm,初产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后为土黄色,卵壳石灰质。

(2)灰巴蜗牛。贝壳质坚硬而厚,黄褐色或略呈红褐色,壳体扁球形,壳高19mm、宽19~21mm,有5~6个螺层,壳的表面具有细而较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口椭圆形、脐孔缝隙状;头部发达,具有两对触角,前触角较短,后触角较长,眼位于后触角顶端;腹部足腺能分泌黏质状液体,干后呈银白色,所以在其爬行和取食过的地方可见银白色的弯曲线状痕迹;卵圆形,直径2mm,初产时湿润,乳白色具光泽,随后变为浅黄色,近孵化时呈土黄色,并且幼贝轮廓明显可见;幼贝深褐色或鼠灰色。

2.发生规律

(1)同型巴蜗牛在四川、重庆等地1年发生1代,而灰巴蜗牛在四川、重庆等地1年发生1~2代。两种蜗牛均以成贝和幼贝在杂草丛生的农田、绿肥田作物根部或杂草堆、树枝落叶中、石块下、土缝里等潮湿阴暗处越冬。

两种蜗牛的卵都堆产于深5cm的疏松表土层内。贝体畏光、怕热,喜阴暗潮湿环境。有夜间躲在杂草、枝叶等覆盖物下栖息或取食的习性。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其活动。傍晚空气湿度增加,蜗牛便纷纷从土内钻出,或自其他隐蔽处爬出觅食,整夜为害。次日清晨,陆续爬回土内或隐蔽处。蜗牛爬行极慢,爬过之处,均留下黏液带,干燥后呈闪闪发亮的膜状痕迹。粪便暗绿色,细长、弯曲、条状。停止取食时,头部及肉足缩进壳口内,分泌黏液将壳口周缘附着在植株上,或钻进土内及其他隐蔽处。

蜗牛最适活动气温为15℃~25℃,超过26℃或低于15℃时,其活动逐渐减弱。产卵的适宜温度比活动的适宜温度要低4℃~5℃。蜗牛的密度取决于活动期间的雨量和分布。一般在4~6月,如果雨水多,分布均匀,则蜗牛密度偏高;雨水少或降雨集中,则密度低。阴天及日降雨少于5mm的细雨蒙蒙天,蜗牛活动频繁,为害较重。

蜗牛较喜食多汁鲜嫩的植物组织。因此,棉花、烟草、蔬菜及各类作物的营养生长期、苗期常受害较重。蜗牛的天敌有步行虫、蚂蚁、蛙类及病原微生物。此外,某些家禽、鼠、鸟类亦可啄食蜗牛。

3.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秋冬深翻地,把越冬成贝及幼贝翻至地表,晒死、冻死或使其被天敌取食;经常清洁田块,及时中耕,破坏蜗牛的栖息地和产卵场所,减少虫源。在蜗牛发生严重的地块,冬、春季和秋季翻耕土地的时候留一小块杂草地,引诱蜗牛,然后集中消灭,以及彻底及时清除田间、畦面的杂草和作物残体,另外,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2)物理防治。

①人工捕杀。晴天夜晚一般在19:00以后蜗牛开始活动时进行捕捉。捕捉的最佳时间为20:00~21:00,连续3~4个晚上,基本可以控制蜗牛的为害。也可在雨后、阴天或晴天清晨捕捉,但效果不佳。或者利用树枝、杂草、菜叶等作为诱集堆,每隔3~5m放置1堆,让蜗牛潜伏在诱集堆下,次日清晨再集中捕捉,捣碎深埋。

②撒生石灰带。在作物行间或四周撒生石灰,可显著减轻蜗牛为害,用量为45~75kg/公顷,也可增加到75~150kg/公顷,地面潮湿时收效较差。注意不要撒到叶面上,此法保苗效果较好。

(3)生物防治。

放养鸡鸭,鸡鸭喜食蜗牛,能将地面和树干上的蜗牛吃掉,可选择蜗牛为害严重的果园作为养鸡场所。保护、利用天敌:步行虫、猎蝽、蟾蜍、沼蝇、蛇等。

(4)化学防治。

一是用6%密达颗粒剂,或20%灭旱螺颗粒剂,或0.75%除螺灵颗粒剂7.5kg/公顷,建议在作物苗期及封行前后于傍晚时分各撒施1次。注意不能喷雾,以免造成药害。二是用80.3%克蜗净可湿性粉剂2.25~2.70kg/公顷,或灭螺净可湿性粉剂4.2kg/公顷,在作物封行后的8月中下旬第一次喷洒,其后间隔15~20d再喷雾1次。三是用50%辛硫磷乳油和敌敌畏混合,稀释500倍喷雾,或用油茶籽饼粉75kg/公顷撒施,或油茶籽饼粉45kg/公顷加水750t浸泡24h后,取其滤液喷雾。

化学防治时应注意:蜗牛属软体动物,不是昆虫,一般杀虫剂对其没有防治效果,且药剂不宜与化肥、农药混合使用;施药后如果遇大雨,药剂被冲散到土壤中,药效大大降低,需补充施药;防治蜗牛的药剂品种可进行交替使用,既能保证杀蜗保叶效果,又能延缓其对治蜗药剂的抗药性,并可延长除蜗药剂的使用寿命。

二、福寿螺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系大型水生螺类,被国家环保局列入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20世纪80年代,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等地开始养殖福寿螺,几年之后,这些重要水稻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螺灾。

1.形态识别

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有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或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两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成螺贝壳厚,壳高5~7cm,幼螺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福寿螺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d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达百粒以上。

2.发生规律

福寿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其主要为害对象是水稻、茭白、菱角、水生蔬菜等,其中以水稻的受害程度最重。在重庆1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越冬。越冬后的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越冬后的幼螺开春后开始生长发育到成熟后,也陆续开始交配产卵,雌螺不在水中产卵,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cm以上的池边干燥处,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下卵块,并黏附其上,产卵活动常在晚上进行。卵期一般10d左右,初孵化刚破膜的仔螺就能爬行,跌落入水后群集在池边浅水处,或爬到离水面2~3cm处的潮湿地、水生植物上,吞食浮游生物等,以逐渐适应水中生活。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每只雌螺可产卵多次,一只成熟的雌螺,一般每隔5~10d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每次产卵时间为20~90min,产毕,缩回腹足,回落水中。一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可达1000只以上,经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由于世代重叠,从4月底出现第一次产卵高峰以后,几乎每隔10~15d就有一次产卵小高峰,到11月上中旬后停止产卵,逐步开始进入越冬状态。

福寿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28℃左右时,活动最为频繁,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于34℃也能正常生长;但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8℃~10℃便可安全越冬。福寿螺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小,夜晚多在水面摄食,其感觉较灵敏,遇有敌害,便下沉水底。

3.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一是由于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涧水渠和低洼水塘积水处越冬,所以要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河道等机会,铲除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螺口,降低来年的繁殖系数;二是春耕时节,采用人工捕捞方法,将捕捞到的福寿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并且及时清除稻田边的各种杂草,将分布在田边由福寿螺产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采杀;三是结合田间管理,发现福寿螺及时捕捉,可入市销售,增加收入。

(2)生物防治。福寿螺及其卵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鸭子的极好饲料,可以采取在稻田内养鸭的方法进行防治,这是控制螺害的最佳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既可以控制螺害,又可以增加养鸭收入,节本增效,且有利于环保。

(3)农业防治。一是通过稻田的灌溉控制来遏制福寿螺的生长,不需要大水漫灌的时候都保持稻田无水,就可有效地遏制福寿螺生长,甚至旱死一部分,但这只适合地势平坦的稻田;二是采用水旱轮作,冬季种植旱地作物,为害严重的地区夏季改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能有效地控制福寿螺的发生。

(4)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以产卵前为宜。4~6月,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头以上时,应马上防治。在水稻移植后24h内于雨后或傍晚每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或5%梅塔颗粒剂0.5kg拌细沙5~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d;或每亩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0kg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0~7.5kg,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2~3d后,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将分泌大量黏液而死亡。

三、蛞蝓类

农田里的蛞蝓主要有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双线嗜黏液蛞蝓Phiolomycus bilineatus(Bonson)和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等,其中以野蛞蝓为主。它们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蛞蝓除主要为害棉花外,还为害黄麻幼苗,也能食害烟草、豆类、油菜、玉米、花生、薯类及蔬菜等作物。大发生年份常可造成大面积棉田缺株、断苗、断垄或被连片吃尽。

1.形态特征

野蛞蝓成体体长20~25mm,宽4~6mm,爬行时体长30~36mm。体躯柔软,无外壳。全体呈灰褐色。头前端有两对触角,前触角短,长约1mm,具感触作用;后触角长约4mm,端部有黑色的眼。前触角下方中央为口,口内具颚片及齿舌,以刮取并磨碎食物。体前背部有外套膜,以保护头部及内脏。外套膜边缘卷起,后下方有1块卵圆形透明的贝壳,以保护心脏。生殖孔(即交配孔)位于右后触角的后侧方。外套膜的中后部右侧下方为呼吸孔,体后部背面有树皮状斑纹。腹足扁平,两侧边缘明显。卵呈卵圆形,直径2~2.5mm,透明,卵核明显可见。卵粒黏集成堆,少的5粒左右,多的20~30粒。初孵幼体长2~2.5mm,宽1mm。全体淡褐色,外套膜隐约可见,体形同成体。5~6个月发育为成体。

黄蛞蝓体长100mm,宽12mm。体表为黄褐色或深橙色,并有散的黄色斑点,靠近足部两侧的颜色较淡。在体背前端的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

双线嗜黏液蛞蝓体长35~37mm,宽6~7mm。体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和两侧有1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外套膜大,覆盖整个体背,黏液为乳白色。

2.发生规律

野蛞蝓在浙江沿海棉区一般一年发生两代,以成体或幼体在春花作物根际土下越冬。翌春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便外出活动为害;4~5月日均温度达20℃左右时,活动更甚,越冬幼体逐渐发育为成体。

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或同体授精。春秋两季繁殖,为害主要在4~6月和10~11月,其中以4~6月最盛。成体交配后2~3d产卵,多产于作物根部2~4mm土层或土壤缝隙及凹洼处。初孵幼体在土下1~2d内不活动,3d后爬出地面觅食,与春播作物苗期相遇,形成第一次为害高峰。7~8月夏季高温干旱,潜入土下,常在棉株根部、草堆下、石块下或屋旁荫蔽处躲藏;如果遇阴雨天气或露水较大的夜晚,仍能爬出为害。9~10月气候凉爽,又活动为害。秋季产卵孵化后与棉田秋播春花作物苗期相遇,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11月后潜入土下在作物根际越冬。

蛞蝓性喜荫蔽,畏光怕热,在强光下照射2~3h即可死亡;昼伏夜出,通常有两次活动高峰,分别在20:00~21:00和清晨4:00~5:00。野蛞蝓具趋香、甜、腥等习性,喜食双子叶作物,如棉苗、大豆苗和蚕豆嫩叶等。

蛞蝓发育最适温度为10℃~20℃,土壤湿度为20%~30%。阴雨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繁殖为害,相反,高温干旱则不利于其发生。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中耕翻地,清除各种杂物与杂草,降低土壤湿度和曝卵杀虫;及时清园、每亩撒施生石灰粉5~7.5kg,散在地表成带状,保苗效果很好。

(2)物理防治。在保护地栽苗前,可用新鲜的杂草树叶、菜叶等堆放在田间,天亮前集中捕捉,并将其投入放有食盐或生石灰的盆内,可使野蛞蝓很快死亡。

(3)药剂防治。在野蛞蝓发生为害期,可用70%百螺杀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48%毒死蜱1500倍液或1%食盐水,在16:00以后或清晨野蛞蝓入土前,全株喷洒;用蜗牛敌颗粒剂拌入鲜草中制成毒饵(药量为鲜草量的1/10),撒在地里,可有效诱杀野蛞蝓(此法高效省时省力),或每667平方米施用6%蜗牛敌(密达)颗粒剂250~500g、8%灭蛭灵颗粒剂2kg,撒施、条施、点施(点距40~50cm),施药后不宜浇水或进入田间踩踏。

任务实施

1.结合教师讲解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识别农田软体动物常见种类并能描述形态特征。

2.选择农田软体动物发生较重的田块,调查其发生种类、为害情况及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3.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认真撰写实训报告。

项目学习评价表

练习题

1.阐述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拟订综合防治方案。

(作者: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