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桑科)

发布日期:2020-06-11 15:27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61.桑

【别名】家桑、白桑、桑树。

【拉丁学名】Morus alba L.

【分类地位】桑科,桑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在10m以上,树皮灰白色,具不规则浅纵裂,枝条灰黄色,嫩叶绿色,稍具绒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15cm,宽4~12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粗钝锯齿,有时具各种分裂,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叶脉有疏毛;叶柄长1~3cm,幼时具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黄绿色,膜质,早落。单性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雌雄花分别生于各自的穗状花序上,雄花序长约2cm,梗长约1cm;雌花序长0.5~1cm,梗长约0.5cm,雌雄花序都可能从冬芽鳞片腋内或当年生枝的叶腋生出,有时在同一小枝上同时长出雄花序和雌花序。雄花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雌蕊;雌花花被片4枚,结果时变肉质,花柱短,柱头2裂。桑葚长1~2.5cm,幼时绿色,成熟时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生境】缙云山各处野生或栽培。重庆各区县广泛栽培。

【药用部分】桑葚、桑枝、桑叶、桑白皮药用。

【采集期】小满采青果,蒸熟、晒干;桑枝:秋冬修采;桑叶:霜降后摘取晒干;桑白皮:霜降挖取。

【药性功能】桑葚:甘、酸、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桑枝:苦、平;祛风清热,通络。桑叶:甘、苦、寒;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桑葚:治耳聋目昏,须发早白,神经衰弱,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桑枝:治风湿关节炎,治风热臂痛。桑叶: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桑白皮:治肺热咳嗽、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高血压病、糖尿病。

【用量用法】桑葚9~15g、桑枝15~30g、桑叶3~12g、桑白皮6~12g,水煎服。

62.鸡桑

【别名】山桑。

【拉丁学名】Morus australis Poiret.

【分类地位】桑科,桑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8m。树皮灰褐色,纵裂。冬芽圆锥状卵圆形,暗红色,无毛;小枝幼时有疏毛,以后脱落;叶片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有3~5裂,上面稍粗糙,下面微被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5~4cm,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序长1.5~3cm,被柔毛;雄花绿色,有短梗,花被片长卵形,花丝扁,花药黄色;雌花序长0.5~1cm,花序轴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长圆形,暗绿色,花柱长约4mm,柱头2裂;桑葚果长1~1.5cm,成熟时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4~5月。

【分布生境】产于接官亭下,沟边。重庆巫山、酉阳、石柱、北碚,海拔300~2000m处有分布。

【药性功能】(与桑树同)

【主治病症】(与桑树同)

鸡桑

63.构树

【别名】楮实子、楮树。

【拉丁学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

【分类地位】桑科,构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灰褐色,幼树光滑,老树有不规则纵裂。小枝密生白色长柔毛,皮孔显著。单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阔卵形,长15~20cm,宽6~14cm,先端渐尖,基部略偏斜心形,边缘有粗齿,不分裂或不规则3~5裂。上面粗糙,下面密被柔毛;叶柄长3~10cm。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长6~8cm,圆柱形,腋生,下垂;雌花序为头状花序,直径1.2~1.8cm,苞片4片,棒状,顶端圆锥形,有毛,花被筒状,膜质,包围子房,花柱侧生,丝状,子房熟时肉质,柄伸长,红色。聚花果球形,直径1.5~3cm;种子扁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生境】缙云山各地,海拔300~800m,阴坡林缘有分布。重庆各区县,海拔150~2300m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皮、树皮、叶、果实、种子均入药。

【采集期】夏秋采叶、果实及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鲜用或阴干用。

【药性功能】子:甘、寒;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叶:甘、凉;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皮:甘、平;利尿消肿、祛风湿。

【主治病症】子: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叶:鼻出血、肠炎、痢疾。树皮、根皮:水肿、筋骨酸痛。

【用量用法】子6~12g;叶9~15g;树皮、根皮9~15g,水煎服。

构树

64.柘

【别名】柘木、灰桑、黄桑、奶桑、柘树。

【拉丁学名】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ex Lavallee.

【分类地位】桑科,柘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片状剥落。小枝无毛,具枝刺,刺长5~35mm。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少数中部以上,有两裂缺,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长5~14cm,宽3~6cm,上面深绿色,背面绿白色,幼时两面均有毛,以后脱落;叶柄长1~2cm,有稀疏柔毛。单性花,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雄头状花序直径约0.5cm,黄色,每朵花有苞片2枚,花被片4枚,雄蕊4枚和退化雌蕊1枚;雌头状花序直径1~1.5cm,雌花被片4枚,花柱1枚。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2.5cm,肉质,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生境】生于缙云山牌坊后林中。巫山、巫溪、奉节、城口、云阳、南川,海拔300~22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枝叶、皮入药。

【采集期】根、皮全年可采,枝叶夏、秋季采集。

【药性功能】味甘、性温。补虚损。

【主治病症】妇女崩中血结及疟疾,白带,虚损。

【用量用法】9~30g,水煎服。

【附方】①白带:根30g,水煎服。(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肾虚耳鸣、遗精、腰膝冷痛:柘树根皮(去粗皮)30g,补骨脂9g,芡实、山药各12g,煎服。(出自《安徽中草药》)

③治腮腺炎、疖肿、关节扭伤:用柘树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65.构棘

【别名】穿破石、千重皮、山荔枝。

【拉丁学名】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

【分类地位】桑科,柘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4m。树干直立或攀缘状,小枝无毛,叶腋生有钩状刺,刺长约1cm。叶草质,无毛,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2.5cm,全缘,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叶柄长0.5~1cm。单性花,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头状花序,单独或成对生于叶腋,具生有柔毛的短柄;雄花序直径6~10mm,每花有雄蕊4枚,花被片3~5枚;雌花序开始小,至结果时直径约1.8cm,每花具花被片4枚,顶端增厚,被茸毛。聚合果球形,肉质,直径2~5cm,表面有毛,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5月,果实6~7月成熟。

【分布生境】产于狮子峰与香炉峰之间的沟谷中。奉节、彭水、南川、北碚,海拔650~115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药用。

【采集期】秋后挖根,晒干。

【药性功能】微苦、平。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

【主治病症】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根皮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肺热咳血:穿破石30g,去粗皮,炒焦,水煎,冲糖服,每日3次。

②治跌打损伤、疮疖脓肿:穿破石15~30g,水煎服;另取鲜根皮适量,捣烂敷。

(①②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下肢流火(急性淋巴管炎):穿破石根皮90g,威灵仙15g,猪瘦肉120g,水炖,服汤吃肉。(出自《江西草药》)

【附注】孕妇忌服。

构棘

66.珍珠莲

【别名】冰粉树、珍珠榕。

【拉丁学名】Ficus sarmentosa Buch-Ham. ex J.E. Smith var. henryi Comer.

【分类地位】桑科,榕属。

【形态特征】常绿攀缘状灌木,幼枝初有褐色柔毛,以后脱落;叶革质,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7~11cm,宽2.8~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有黄褐色柔毛;叶柄长1~2cm。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无梗或有短梗,近球形,直径约1.5cm,表面初被褐色长柔毛,以后脱落,顶部中央有脐状突起,基部有苞片3枚,宽三角形;雄花和瘿花着生于同一榕果内壁,雌花生于另一榕果内壁。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6~9月。

【分布生境】产于范家沟、石华寺等处沟边岩壁上。巫山、南川、北碚,海拔750m以下地区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藤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微辛,性平。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杀虫。

【主治病症】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炎、疮疖、癣。

【用量用法】藤或根15~30g,水煎服。外用根和米汤磨汁外敷。

【附方】①治乳腺炎:鲜根30~60g。水煎服。

②治风湿痹痛:藤或根30~60g,牛膝、丹参各30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珍珠莲

67.榕树

【别名】老公须、小叶榕。

【拉丁学名】Ficus microcarpa L. f.

【分类地位】桑科,榕属。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25m,树干胸径可在1m以上,皮层中有白色乳汁。枝上有气根。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卵状椭圆形和倒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柄长0.5~1cm;托叶披针形,早落。榕果(隐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近球形,成熟时黄色或微红色。花期4~6月。

【分布生境】中坝附近引种栽培。奉节、万县、忠县、丰都、云阳、涪陵、南川、江津、永川、璧山、铜梁及重庆主城区多栽培。

【药用部分】气生根、树皮、果及叶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叶:微苦、涩、凉;清热、解表、化湿。气根:微苦、涩、凉;发汗、清热、透疹。树皮:微苦、微寒;止痒。果:微甘、平;消肿解毒。

【主治病症】叶:流感,疟疾,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气根:感冒高热、扁桃体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树皮:内服,止痒;外用治疥癣,疮疡,痔疮。果:治疮疖。

【用量用法】叶9~15g、气根15~30g、树皮6~9g、果15~30g,水煎服。树皮外用,适量煎水洗。

【附方】①治流行性感冒:榕树叶、大叶榕叶各30g,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鲜榕树须180g,黑醋1碗,煎液,每日含漱数次。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湿疹、阴部瘙痒:榕树须根适量,煎水外洗。(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小儿夜啼:榕树鲜叶2片,蝉蜕3个。水煎,调冰糖于睡前服。(出自《福建中草药》)

榕树

68.无花果

【别名】奶浆果、树地瓜。

【拉丁学名】Ficus carica L.

【分类地位】桑科,榕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2m。树皮灰褐色。冬芽为裸芽,小枝粗壮,无毛。叶互生,叶片厚纸质,宽卵圆形或矩圆形,长11~24cm,宽9~22cm,通常有3~5裂,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或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有灰色短柔毛,叶脉突起;叶柄粗壮,长3~7cm,托叶淡红色,卵状披针形,长约1cm。果腋生,近球形或梨形,直径3~5cm,顶部凹陷,幼时绿色,成熟时紫红色或黄色。果实成熟期7~10月。

【分布生境】转龙寺、北温泉有栽培。重庆各区县均有栽培。

【药用部分】果实、根、叶入药。

【采集期】夏、秋季采收。

【药性功能】果:甘、平;润肺止咳,清热润肠。根、叶:淡、涩、平;散瘀消肿、止泻。

【主治病症】果:治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根叶:治肠炎,腹泻;外用治痈肿。

【用量用法】果15~30g,水煎服。根、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附方】①治肠炎、小儿腹泻:无花果叶15~18g(干品9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阳痿:无花果鲜果10个,猪瘦肉250g共煮,吃肉喝汤。(出自《山西中草药》)

③治胃癌、肠癌:每日餐后生食5枚生无花果,或干果20g,水煎服。

④治食管癌:鲜无花果500g,猪瘦肉100g,炖30分钟,服汤食肉。

(③④方出自《抗癌本草》)

无花果

69.薜荔

【别名】凉粉树、木莲、水馒头。

【拉丁学名】Fisus pumila L.

【分类地位】桑科,榕属。

【形态特征】藤状攀缘灌木。枝分不结果枝和结果枝两种:不结果枝较纤细,枝上被褐色硬毛,节上生不定根,攀爬于墙壁上或大树上,叶较小,卵状心形,长约2.5cm,纸质,叶柄极短或近于无柄,基部偏斜;结果枝较粗壮,直立,节上无不定根,叶大而厚,革质,有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3.5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叶柄粗壮,长0.5~1.2cm;托叶卵状披针形,被黄褐色丝状毛。榕果(花序托)具短柄,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长约5cm,横径约4cm,成熟时黄绿色或微红色,果实表面多黏液,可制作凉粉。花期5~7月,果期7~12月。全株药用。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石壁上。石柱、南川、重庆主城区,海拔1000m以下地区有分布。

【药用部分】果、带叶不育枝及根入药。

【采集期】不育枝全年可采,果大暑前后采。

【药性功能】枝叶:味微酸、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果:甘、平;补肾固精,活血,催乳。根:苦、涩,平;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枝叶: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尿淋,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果:治遗精阳痿,乳汁不通,闭经,乳糜尿。根: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枝叶6~9g;果9~15g;根6~9g,水煎服。枝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乳汁不足:鲜薜荔果60g,猪蹄1只,水酒各半,共煮,服汤食肉,每日1只。(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薜荔

70.地果

【别名】地枇杷、地石榴、地瓜藤。

【拉丁学名】Ficus tikoua Bur.

【分类地位】桑科,榕属。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本,有乳汁。茎棕褐色,紧贴地面生长,呈匍匐状,节略膨大并长出细长的不定根;小枝红褐色,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3~8cm,宽2~4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波状锯齿,上面深绿色,具疏生短刺毛,背面淡黄绿色,沿叶脉有短毛,侧脉3~4对;叶柄长1~3cm,有毛;托叶黄绿色或红褐色,披针形,长约5mm,被柔毛。榕果(隐头状花序)扁球形或球形,生于匍匐枝上,常埋土中,直径1~2cm,熟时淡红色;雄花生于榕果内壁孔口部,无梗,花被2~6,雄蕊1~3;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内壁,有短梗,梗上有2片线形苞片,雌蕊扁球形,花柱侧生,柱头2裂。花期4~5月,果期7~8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泡沫沟、青龙寨等处,海拔200~800m,林缘草地。重庆各区县均匀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切细晒干。

【药性功能】苦、微寒、平。清热利湿。

【主治病症】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尿路感染,感冒,白带,咳嗽,风湿筋骨疼痛。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地果

71.葎草

【别名】拉拉藤、勒草、大叶五爪龙,割人藤。

【拉丁学名】Humulus scandens(Lour.)Merr.

【分类地位】桑科,葎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茎长可在4m以上,淡绿色,有纵槽棱,密生倒钩刺。单叶对生,叶片掌状5深裂(稀7深裂),直径7~10cm,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叶两面有粗糙刚毛,下面有黄色小油点;叶柄长5~17cm,密生倒钩刺,稍现6棱。花单性,腋生,雌雄异株;雄花集成圆锥状花序,花小,淡黄绿色;花被片5,有绒毛与腺点;雄蕊5,与花被对生,花丝短,基着药,花药卵形,纵向开裂;雌花绿色,10余朵集成短穗状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子房有毛,花柱短,柱头2个,红褐色。瘦果淡黄色,扁圆形。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中坝、杉木园等处,海拔200~800m,草坡、林下、宅旁、道边。重庆各区县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药性功能】甘、苦、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病症】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蛇咬伤。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蛇咬伤敷伤口周围。

【附方】①治肺结核:葎草、夏枯草、百部各12g,水煎服。(出自《安徽中草药》)

②治急、慢性肠炎:葎草30g,红糖适量,水煎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葎草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