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花卉苗圃经营致富图解》 | 花卉繁殖技术 一、有性繁殖技术

发布日期:2020-06-13 20:4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一)果实的采集

种子成熟时,适时采种。根据果实外部特征,判断种子是否成熟,如果皮由绿色变为红色、黑色或黄色等,果皮软化,果皮干燥或果壳微裂等,即可进行采种。

1.母树选择

1.1选择标准

选择生长快、健壮、无病虫害、对灾害抵抗力强、无机械损伤的壮龄植株。

1.2采集方式

可人工采集,也可机械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树上采种;

地面收集;

伐倒后采种;

水上收集。

(二)种子的调制

1.脱粒

1.1干燥法

通过日光暴晒、通风和摊晾等方法使果皮开裂,或干燥后敲打使种子脱粒。

1.2水洗法

通过软化果皮、弄碎果肉,最后用水洗去皮和去果肉,得到净种。

2.净种

2.1风选法

对于中小粒的种子,利用风车、簸箕等工具,将重量不同的种子分开,即可得到饱满的种子。

2.2水选法

利用饱满种子和夹杂物比重的不同,将种子浸入水中,稍加搅拌后,夹杂物、空粒等上浮,得到净种。

2.3筛选法

根据种子和夹杂物直径的不同,用不同孔径的筛子筛选,将种子与夹杂物分开,得到净种。

3.晾晒

种子入库贮藏前,通过晾晒或者机器设备等将种子含水量降低到安全含水量,以便贮藏。

(三)贮藏

1.干燥法

种子经过充分干燥后,装入袋、桶、箱等容器中,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藏。

2.低温法

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置放于0~5℃的环境下贮藏。低温贮藏一般在专门的种子贮藏室或种子库内进行。

3.湿藏法

将含水量高的种子(如银杏、女贞、樟树等种子)放在适宜低温、一定湿度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贮藏。

(四)播种前的预处理

1.消毒

1.1物理方法

利用辐射、热水烫种或干热处理等物理方法,去除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原菌。

1.2化学方法

利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多菌灵、敌克松等化学药剂浸种或拌种,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

2.催芽

2.1浸种催芽

将种子泡入水中,使种子含水量提高,促进种子发芽。注意浸种时间不宜太长,且要经常换水。

2.2沙藏催芽

沙藏催芽,即先铺上一层较厚的河沙,然后覆盖一层种子,再铺上一层河沙。注意保持河沙湿润。

(五)播种

1.播种期

播种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中适宜播种的时间。播种的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只要适合播种条件,就可以播种。

2.整地

整地是指在作床或作垄前进行平整圃地、碎土和保墒等工作。要求整地要仔细,使圃地平坦、无土块和石块。

3.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基质中残存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可采用蒸汽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太阳能消毒等方法。

3.1蒸汽消毒

蒸汽消毒是将基质装入容器内,通入蒸汽进行密闭消毒。

3.2化学药剂消毒

化学药剂消毒是用甲醛、高锰酸钾、敌克松、漂白剂等化学药剂对基质进行消毒。

3.3太阳能消毒

太阳能消毒是将基质暴晒于太阳下。这是一种廉价、安全、使用简单的消毒方法。

4.播种方法

4.1条播

条播是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播种沟中。

4.2撒播

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播于苗床面或垄面上的播种方法。

4.3点播

点播是指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播于圃地上。适用于颗粒较大的种子。

(六)播种后管理

1.苗期遮阴

为避免幼苗遭日晒灼伤,同时避免雨水对基质的冲刷等,露地播种的,苗期应及时搭盖荫棚。一般用遮阴网覆盖,高度40~50厘米。

2.水分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在种子萌发期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种子萌发后,根据季节和基质的干湿程度,进行合理灌溉,每次灌溉湿润深度应该达到主要吸收根系的分布深度。可用喷淋设备或人工浇灌进行。

3.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月施肥1~2次。幼苗期施肥以氮肥为主,速生期增加氮肥的用量和次数,同时按比例施磷钾肥。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主要在4~9月进行,通过人工中耕或机械中耕,及时除草和松土。易板结的土壤,夏季每月需松土2次。树穴内应经常松土,保持每月2次以上。盐碱地、黏重土壤在灌水或大雨后,应及时松土,使表土细化、疏松、透气不板结,防止返盐。除草要尽早除净,可用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也可按照相关标准正确使用除草剂除草。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须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治理方针,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杜绝和铲除。防止新病原被引入无病区域,或一旦引入立即就地封锁消灭。采取措施:病虫害检疫。

免疫。采取措施:抗病育种、做好栽培防病措施、生物防治。

保护。采取措施:化学防治、做好栽培防病措施、生物防治。

治疗。植株感病后,用内吸性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对病株进行治疗。采取措施:化学防治、物理防治。

(作者:唐庆 陈尔 林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