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桑寄生科)

发布日期:2020-06-13 12:51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84.枫香槲寄生

【别名】螃蟹脚、枫香寄生、虾蚶草、扁枝槲寄生、螃蟹夹。

【拉丁学名】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

【分类地位】桑寄生科,槲寄生属。

【形态特征】寄生灌木,高50~70cm。茎基部圆柱形,多分枝,枝和小枝均扁平,绿色,节间长2~4cm,宽4~8mm,纵肋5~7条,明显。叶退化成鳞片状。聚伞花序,1~3个腋生;总苞舟形,长1.5~2mm,具花1~3朵,通常仅具1朵雌花或雄花,或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雄花花蕾近球形,长约1mm,萼片4枚,花药圆形,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椭圆形,长2~2.5mm;花托长卵球形,萼片4枚,柱头乳头状。果椭圆状卵球形,长5~7mm,熟时橙红色或黄色。花果期4~12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附近,常寄生于枫香及壳斗科植物短刺米槠的枝上。巫溪、巫山、奉节、石柱、南川、北碚,海拔200~18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四季可采。

【药性功能】辛、苦、平。祛风,除湿,活络,止咳,化痰。

【主治病症】主治腰膝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

【用量用法】6~9g,水煎服。

【附方】①治跌打疼痛:螃蟹夹、巴岩姜各30g,煎汤兑酒适量服。(出自《贵州草药》)

②治内伤咳嗽、痰中带血:扁枝槲寄生、松树寄生各15g,猪肺150g,加水500mL,文火煎至200mL,喝汤吃猪肺,分3次服,每次60mL,每日1剂。(出自《药用寄生》)

③治牛皮癣:扁枝槲寄生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搽患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枫香槲寄生

85.鞘花

【别名】寄生果,杉寄生。

【拉丁学名】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Lour.)Van Tiegh[Elytranthe fordii(Hance)Merr.]

【分类地位】桑寄生科,鞘花属。

【形态特征】常绿寄生灌木,高0.5~1m,小枝灰色,具皮孔,全株无毛;叶对生,叶片革质,宽椭圆形、披针形或卵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中脉上面扁平,下面突出;叶柄长0.5~1cm。总状花序腋生,具花2~5朵,总花梗长8~15mm;花梗长3~5mm;两性花;苞片宽卵形,小苞片三角形;花托长圆形,长2~2.5mm;副萼环状;花冠筒状,长1~1.5cm,橙黄色,顶端具红色斑点,6裂,裂片向外反折,里面被短柔毛;雄蕊6枚;花柱与花冠等长。果近球形,熟时橙红色,长约8mm。花期2~6月,果期5~9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附近一带,常寄生于壳斗科、山茶科、桑科及枫香和杉木枝上。南川、江津、主城区各区县,海拔750m左右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四季可采。

【药性功能】味甘、微苦、性温。强腰膝,补肝肾,活血祛风。

【主治病症】主治腰膝虚痛,风湿劳伤,头晕目眩,痔疮,发脱落。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嫩枝叶捣烂敷患处。

鞘花

86.红花寄生

【别名】桑寄生、柏寄生、桃树寄生。

【拉丁学名】Scurrula parasitica L.

【分类地位】桑寄生科,梨果寄生属。

【形态特征】常绿寄生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锈色星状毛,后脱落,小枝灰褐色,具皮孔。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厚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5~8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长5~6mm。总状花序1~3个,腋生或生于无叶的节上、原叶腋处,各部分均被褐色毛,每花序具花3~7朵;花被红色,筒状,长2~2.5cm,先端4裂,裂片披针形,长5~8mm,反折;雄蕊4枚,花丝很短;雌花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梨形,长约1cm;下部缩小成柄状,成熟时红黄色,果皮光滑。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至杉木园一带,常寄生于蔷薇科、山茶科、大戟科植物枝上。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辛、苦、平。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补肝肾,降血压,养血安胎。

【主治病症】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高血压病,四肢麻木,胎动不安,少乳,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嫩枝叶捣烂敷患处。

红花寄生

87.桑寄生

【别名】四川寄生。

【拉丁学名】Taxillus 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

【分类地位】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

【形态特征】常绿寄生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叶革质,近对生或互生,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3~4.5cm,先端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无毛,背面被星状毛,全缘;叶柄长6~12mm,无毛。总状花序,长1~3mm,具花2~5朵,排列密集,呈伞形,被褐色星状毛;花梗长2~3mm,苞片卵状三角形;花红色,花托长圆形,长2~3mm,花冠长2.2~2.8cm,下半部膨胀,顶部狭长圆形,裂片披针形;雄蕊4枚,花药长3~4mm;花柱线状,柱头锥状。果长圆形,黄绿色,长6~7mm,直径3~4mm,果皮具颗粒状体和疏毛。花期5~8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地阔叶林中,常寄生于壳斗科、蔷薇科、山茶科、桑科等植物上。城口、巫山、石柱、奉节、涪陵、南川、江津,海拔500~19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冬季至春季采收。

【药性功能】苦、甘、平。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

【主治病症】主治腰膝酸痛,筋骨萎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昏目眩,便血,胎动不安,崩漏下血,产后乳汁不下。

【用量用法】6~9g,水煎服。外用,捣烂外敷患处。

桑寄生

88.毛叶钝果寄生

【别名】毛叶桑寄生、桑寄生、寄生泡。

【拉丁学名】Taxillus nigrans(Hance)Danser

【分类地位】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

【形态特征】常绿寄生灌木,高0.5~2m;嫩枝、叶、花序和花密被褐色或黄褐色星状毛;小枝灰褐色或灰黑色。单叶对生或互生,厚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6~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下面被毛,叶柄长5~15mm,被绒毛。总状花序腋生,具花2~5朵,通常2朵,密集排列,呈伞形;花总梗短;两性花;花萼筒状,长约2mm,与子房合生;花冠长筒状,长1.5~2cm,顶端4裂,裂片向外反折;雄蕊4枚,生于花冠裂片基部;子房下位,1室。果椭圆形,长4~5mm,直径3~3.5mm,淡黄色,果皮粗糙,疏生星状毛。花期7~10月,果期翌年4~5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附近及乌龙沟林中,常寄生于白毛新木姜子、桑、白栎树上。南川、江津、北碚,海拔500~19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冬、春季采集。

【药性功能】苦、甘、平。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下乳。

【主治病症】主治腰膝酸痛,肾气虚弱,风湿痹痛,头昏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便血,产后乳汁不下。

【用量用法】6~9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毛叶钝果寄生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